教會本地化是亞洲教會唯一的希望,而本地化要從每一位教友自身的生活做起。有了信仰生活化的基礎以後,我期望基督内的朋友們對基督精神裏的「東方」成分更敏感些。我總覺得本地化並不是像主教牧函裏所說的「將基督之西方面貌及服飾除掉,給祂換上東方人的面貌及服飾」就可以了。這樣的重新包裝,只限于表皮,一下子就被看穿。真正的本地化是要把基督精神裏的東方文化的成分發揚光大。

什麼是東方文化的成分?這不是我的本行,無法跟大家作有系統的介紹,只能主觀的擧一些例子。不過大家都是東方人,如果大家肯在自己的生活中用心尋找,用心領會,用心反省,我相信我們會越來越清楚,什麼是基督精神裏的東方文化成分。

首先我想到的是東方人的含蓄、謙虛、包容、溫良。相對的,西方文化就霸道得很多。唐君毅先生(註十二)是這樣說的: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篇文章的用意在於喚醒大家的東方心靈, 幫助大家解除以前不敢碰教會傳統的心防,幫助大家放下西方教會的包袱。並非有意措詞強烈或危言聳聽。

如果你平常也想過這些問題,對我說的話,即使不完全同意,大概也多少有些熟悉。如果你平常很少想過這些問題,那麼在這篇文章裏,看到自己深愛的教會的歷史真相和現況,可能讓你多少不受用,那麼讓我們一起承擔,一起努力。

的確,我們過去對教會的「迷信」實在太多太深,深到就像重重簾幕密遮燈,讓耶穌基督的福音都失去了光芒,更遑論和中國文化融合了,也因此我覺得非先進行一番拆除的工作不可。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我們對梵二以前的教會有了一個概括的了解以後,我們對發生在梵二大公會議的事才會更加的珍惜。

梵二大公會議在1962年10月開幕,到1965年閉幕,前後四年的秋天開全體大會(general sessions),以及許許多多的特別會議。有資格參加大會的正式成員,包括全球的主教以及重要男修會的會長,總共2904人。許多神學家和其他的學者以顧問身份列席,觀察員則包括了許多基督教會和希臘正教的領袖。

梵二大公會議也歷經了兩位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在1963年過世了,由保祿六世繼位。若望二十三世的貢獻在於召開梵二,真正引導梵二成功結束的則是保祿六世。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除了對初期教會有很多誤解之外,我們對教會的本質和教會兩千年來發展出來的制度有很多誤會,尤其是對我們教宗在教會内的地位有很多不完全的了解。因此我覺得有需要跟朋友們把梵二以前的教會歷史簡單地説明一下。關於教會的形態,在 美國復旦大學(Fordham University)教書的耶穌會Dulles神父有一本書很值得有興趣的朋友研讀(註八)。

要形容梵二以前的教會。我想最貼切的是「僵化了的有機體」。我們以前常有的觀念是教會是恆古不變:教會從兩千年前耶穌創立,指定了聖伯多祿當了第一任教宗以後以後,就這麼一代代傳下來,這樣的想法是把教會當做博物館裏沒有生命的標本。

但是教會是活生生、在聖神的引導下不斷成長的有機體。用有機體來形容教會,一方面指的是教會内部各個單位的互動與平衡,一方面指的是教會與外在環境的互動與適應。以初期教會爲例,最早的教會都是地方教會,而其中最大的四個教會是耶路撒冷、安提耶基亞、亞歷山大和羅馬。當時還沒有所謂的教廷和教宗。每個教會的成員不一樣,他們的生存環境不一樣,面臨的困難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也不盡相同。每個教會對信仰的認識,對環境的適應,以及每個教會的組織也都有差異。慢慢地,他們找出大家的共同點,彼此學習,互相幫助。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我們許多的錯誤印象當中,有一項是我們對耶穌和教會之間的關係的了解。比方我們以爲教會是耶穌一手創設的,教會今天的制度是耶穌制定的,教會的聖事都是耶穌「直接」建立的等等,這些都是梵二以前的教會帶給我們的理解。今天的大部分聖經學家認爲這樣的理解方式是咬文嚼字,按著文字的表面去了解,不盡符合事實的真相。教會以前把一般教友當作未成年的小孩子,深怕一旦教友們知道了真相,信心會動搖。也因此教友們對初期教會的誤會是根深蒂固的。

一直到教會允許了聖經學家應用現代化的方法到聖經學的研究以後,我們對初期教會纔有了一個煥然一新的了解(註七)。在《附錄一》裏,有更多關於教會和現代化運動中間關係的討論。

因爲對聖經的新認識,大家對初期的教會也有了新的了解,最重要的例子有下列幾項: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我的經驗裏,第二個妨礙一般教友們把本地化當作自己課業的原因,是大家認爲教義、梵二、福傳、本地化等等的議題,是神父主教們的事,跟我們在俗教友沒有太大的關係。另外,大家還有一個誤解,以爲教會的傳統是神聖不可「親」,固定不得動的。

因此在這裏我要試圖説明兩件事:第一,教會的傳統並不是一成不變,並不是從有教會的第一天,也就是聖神降臨的那一天,就擺平了放在那裏,從來沒有變過。第二,教會傳統的持續發展,是所有的教友,包括我們在俗教友,修道人,以及神父主教們共同的責任。

這樣的説法並不是我標新立異,自己製造出來的。梵二的《天主的啓示教義憲章》第八節裏這麼說: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我的記憶裏,以前在會裏討論到本地化的議題,通常的反應都是:「我們又不是學文史哲學的,這樣理論的東西,跟我有什麼相干?」

真的是這樣嗎?信仰本地化真的是理論的東西?是學術性的研究?絕對不是的!

遠藤周作形容我們的信仰,就像是西裝穿在東方人身上(註四)。或許我們這一套西裝穿久了,不只習慣了,恐怕還覺得貼身得很,一直等到要向教外人介紹基督的福音時,才覺察到自己原來穿著西裝的事實。的確,我們這些東方基督徒,信仰的絕大部分,不都是歐洲希臘拉丁文化的產物?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神修小會的總會主席瑞雲常說:「小會跟著大會走!」這是很貼切的描述,神修「小會」成立的年代正是「大會」——梵二大公會議結束的年代,教會裏充滿了更新的氣息。小會走在潮流的先端,一開始就注重教會本地化的議題。那時,朱勵德神父寫過一篇文章叫《基督的訴述》(註一),裏頭有這樣的話:

「我的教會經過四百年的傳播,還是與中國文化格格不入,
還是沒有深入中國人民心中,以及中國社會風俗習慣中。」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吹皺一池春水》系列的文章初稿,是我去年底開始構思,今年二月中把第一篇用電函郵寄給小會的朋友們。不久岳父過世,瑞蘭和我到洛杉磯奔喪,葬禮之後的主日下午,艾艾約了小會的朋友到她家裏小聚。三時不到,蔚虹開了車來接,車上還有長安,徐丹夫婦,以及曉雲的弟媳婦康華驊。艾艾的居所在洛杉磯郊區山上,下了405 州際公路,彎彎繞繞了數十分鐘,終於在一座幽靜的住宅前停下,艾艾早已等候多時。可惜武郎兄到台灣去了,沒見到面。

艾艾的新居佈置典雅,真是可以放到建築雜誌裏。我們又參觀了後院裏武郎兄的菜園,蔚虹看到園裏的紅辣椒,欣喜地採滿了一小籮筐,大家才盡興地還囘屋裏。這時住在附近的思羽也趕到了。不久安娜來了電話,說可惜有事不能前來。康明銘義夫婦也是因爲康明兄必須以執事身份輔禮一台下午彌撒,不克前來。

艾艾很快地準備了一桌佳肴,飯飽之餘,大家開始談起小會的種種。長安分享了泰澤祈禱,並且建議用泰澤來凝聚小會的會員,也可以吸收年輕一代的新會員。艾艾說山羊當年介紹她參加小會的時候,主要的是希望每個會員在生活裏求成全。她問我在《吹皺一池春水》文章裏提到的「梵蒂岡在梵二決議的執行上開倒車」這件事,跟我們普通教友的關係在那裏?我當時說,我們現在傳揚是位穿西裝的基督;梵二的開放精神讓我們有機會把基督的福音用東方的方式介紹給東方人,也就是所謂的本地化。一旦教會開倒車,要脫掉基督身上的西裝,恐怕又要耽擱不知道多少年了。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二月收到曉雲姊寄來的包裹,內有心泉、通訊錄、新約中的耶穌畫像和CD黎明曙光,信封外還有一層塑膠套,不知是曉雲姊包的,或是郵局包的,總之,拿到這個郵包,心中生起一份感動。寄一百多份這樣的包裹,是要花一番功夫的,當初想寄CD給北美分會的會員會友當聖誕禮物,但考慮到曉雲姊的工作量,我們都不願增加她的壓力,但是她表示沒問題。

這份感動在心中持續了一陣,慢慢想著為什麼我會感動?我要讓這份感動持續多久?如果把事情都視為理所當然,就不會有感動的情緒,也不會有感恩的心。感動是因為我看到了別人的用心,同時體會到我們是一個肢體,願意合作為團體做些事,我們願意各盡所能做點事。某些事為一些人做來困難,但為另一些人來說是可以做的,可貴的是那份「願意」的心意。天主藉著身邊的事顯示祂對我們的愛。我把感動的情緒和感動的情景仔細包好了,放在珍寶盒裡,常常拿出來回味欣賞。

近日看到一句話「上主在謙卑感恩的心中」,希望時時提醒自己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回首一生,無時無刻不在天主無限大愛的包圍中度生活。第一次深深體驗到被天主無限大愛所包圍,是在我八歲那年的晚秋。我獨自一人去相距七華里之遙的外婆家玩;下午回家時,也是獨自一人。路上必須經過古老黃河的舊堤,堤高約七、八公尺,寬約半公里,長度不知有多少?堤頂平坦,早已成為農田。小時候沒有見過山,這條舊堤對那時的我,已經是很高的地帶了!當時秋高氣爽,從堤上遠眺西方,只見一望無際的大平原。這時太陽西沉,放射出金黃色的光芒,整個大地也染上了金黃的色彩。從堤上走下,回家之路正面對溫暖的夕陽。這時,我不但體驗到天主是那麼親近,而且同時也感覺蕩漾在天主無限大愛之汪洋大海中,我的身心靈裏裏外外都被天主的大愛所浸潤,感受到無法形容的溫馨、快樂與平安。一路上如痴如醉,回到家中這種感覺還久久不去。這次經驗使我終生不再懷疑天主的存在和祂的大愛,這也是天主吸引我願意終身奉獻給祂的一大原因。

第二次深刻感到天主大愛的浸潤,是在進入耶穌會初學院後,第一次做卅天大退省的時候。大退省共分四週:第一週的講道、祈禱、默想和神修等,都特別專注於人生的基本大原則,同時反省自己一生違反這些基本原則的行為,真心痛改,作一次總告解,將自己的舊人埋葬。第二週,強調基督的生活和福音精神,以基督做模特兒,重塑自己成為一個新人。第三、四週,默想耶穌的苦難、死亡與復活,並使自己參與耶穌的逾越奧蹟。大退省的結局和巔峰是「瞻仰天主的聖愛」。做完「瞻仰天主的聖愛」神操之後,我的人生觀完全煥然一新,處處看到天主大愛的反射和影子。靜夜,仰觀月亮,好似天主向我微笑;凝視繁星,閃閃猶如天主向我眨眼,像逗弄小孩子一樣,使我高興喜樂。廣大一望無際的原野,巍峨的崇山峻嶺,潺潺溪流河川,優美寧靜的湖泊,是天父給我們所創造的大花園,暢遊其中,使人賞心悅目。森林中的瀑布聲、群鳥的競唱聲、蟲虫的唧唧聲、樹梢的風聲等組成了天主的合唱團,天主是指揮,為我演奏出最美妙的合唱,引領我與天地共融,齊聲讚頌天主無限的大愛,連野地不起眼的小白花,也反映天主對我的微笑。在人身上更可看到天主的影子,人們的各種善行都反映天主愛的光芒,連在罪惡也可以看到天主慈愛、憐憫、寬恕、救恩的影子。從這次大退省之後,我的人生觀有了重大的改變,在人地事物的各層都看到天主的愛,並以愛還愛,積極地尋找天主的旨意,愛祂就要隨從祂的旨意。因為「天主是愛」,承行祂的旨意,就是在祂的愛中生活行動,真正體驗到天主之愛綿綿無盡期。

第三次深深體驗到天主大愛的環繞包圍,是在接受鐸品祝聖典禮中。那時感覺自己完全被耶穌基督的愛和恩寵所佔據,內心中有無法形容的變化。雖然在天主面前自慚形穢,不敢做耶穌基督的化身,但是,耶穌在內心中安慰我說:「不是你揀選了我,而是我揀選了你!不要怕,我的聖寵會補足你的缺陷和輭弱!」自從此一時刻,歷經半世紀的司鐸生涯,從未懷疑過自己的司鐸身分,反而日漸感覺自己在日常生活,以及牧靈福傳工作中,就是「基督的化身」或「第二基督」,特別是在舉行感恩聖祭中,拿起麵餅及葡萄酒時,耶穌藉著我的口,將其變成祂的體血。鐸品聖事確實是天主無限大愛的禮物,使普世各地民眾都能接觸到「基督的化身」或「第二基督」,得到牧養關懷和照顧。每次施行聖事,都會感覺主耶穌藉我的口和手,給人授洗、赦罪、傅油、傾注聖神和恩寵。每次講道之前也祈求聖神臨在,使基督藉著我的口宣講天國福音,以拯救人靈,光榮天主聖父。為這個緣故,牧靈及福傳工作為我不是一種負擔,而是與基督合作榮主救人的樂事。在這種合作中漸漸與基督整合同化,感受到主對世人之愛綿綿無終期。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是家中的獨生子,從小時便集父母、家族、親友等人的千種寵愛於一身。父親做事雖然比較理智、冷靜、嚴肅,很少流露情感,但是,我感覺到他深深地愛著我,並將家族未來的希望都放在我身上。母親性格比較開朗樂觀,喜歡款待客人,慷慨救助貧困,為這個緣故,親友鄰人都很喜歡和她往來。母親非常疼愛我,我的衣服、布鞋、棉被等,都是她親手縫製的。因為小學時就在縣城內住校,只有寒暑假纔能回家和家人團聚。第一學期非常想家,父母去學校看望時,常想和他們一起回家。住校生活漸漸習慣了,並且結識了許多同學玩伴。寒暑假結束離家時,雖然有些離愁,但一想起學校中的同學玩伴,離愁很快就消失了。但是,母親卻不這樣容易忘懷。有一次,兩個妹妹偷偷地告訴我說:「你每次回城內住校時,母親就難過得好幾天,不思飲食,在家中到處尋找你的腳印和所留下的東西。」

使我終生難忘的和父母離別,是我去北京加入耶穌會的那一幕。父親知道,我這一去,他在我身上所寄托的家族後代之希望,全部落空。為此,我辭別父親離家時,他難受得說不出一句話,悶坐家中。我了解父親當時的心情,便請兩個妹妹陪伴他,不要出門送我。含淚向父親揮別時,熱淚奪眶而出,心中強烈地預感,這是我們父子在現世的永別。果然預感成真,一年後父親便與世長辭了。

反而母親表現得非常堅強,她堅持要獨自送我一程。到了村外的岔路口,我勉強母親止步。這時母親淚流滿面,哽咽著對我說:「兒啊!天主既然要你,你就去吧!天主自會照顧你父親和我,以及你的兩個妹妹。」這時,我的眼淚如同決了堤,再也忍不住了,也說不出一句安慰母親的話。心中有一種強烈的預感:這是我們母子在現世最後的離別。預感果然成真,離家三十三年後,返鄉探親時,纔知道母親與世長辭已經三年了。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樞機罹癌了! 並且還是會令人呼吸困難的肺腺癌! 外子開彥和我聞訊後木然相對。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在聞癌色變的今日社會裡,天主要樞機引領我們行經癌症的幽谷。 在病苦中樞機讓病魔成為守護的天使。 親身見証了天主的兒女在信仰中沒有恐懼。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由教會刊物中,我們尋線搜索以了解他的病況。陸陸續續,我們雖吃驚但不意外的得知他不禁筆,不封口要鞠躬盡瘁的將愛交還天地。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我們想,要表達對他最高的尊崇莫過於體會順從他的意願,為他獻上默默的祝禱。 我們先後讀了他談信仰、談絕症的文章。 外子更由真理電臺下載錄音。 從在回媽媽家的高速公路上下來,調整機器,重新上路,好讓樞機的諄諄教誨,伴我們一路前行。 每讀到、聽到他要把財產送給他親愛的朋友,淚水就滾滾而流。 我相信那一定也包括他摯愛的學生,我們。

大一那年,在聖母會服務中心,鄭聖沖神父對我招手,要向一位面貌和咰、莊嚴,衣著儉樸的中年人引見我。他說 : “見見單神父”。 我彎身鞠躬如儀: “單神父好”, 心想眼前這位神長非比尋常,大概也不太好惹。十七歲,一腦門捉狹、浪漫的思潮。再見這位神父,是在外子所屬基督服務團討論團章的夏令營。 它印証了我當初的印象。神父思路嚴謹,高瞻遠矚。 每一條團章都是他深思熟慮後的成果。 他將這成果交給大家反覆討論。沒有絲亳不耐。 有不清楚的地方或不同的聲音,他都詳加解釋。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要這教友團體屬於教友。 沒有為他自己或未來的神長保留任何干預的空間和特權。

想不到,我這服務團的未婚媳婦,吃飯時,被安排坐在他的身邊。 他挾了菜放在我的盤裡說: “致華,吃菜”。 那頓飯,他給我挾什麼,我就吃什麼。他沒挾的,我看也不敢多看一眼。 我的筷子不曾伸到我的盤子之外,也不敢把我因怕胖而嫌憎的肥肉剔掉再吃。 平生第一次,我明白了什麼叫以德服人。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童貞瑪利亞,我們的媽媽,我把為殘障人士所作的祈禱奉獻給您。請您用祗有母親能有的方式照顧他們。

白天賜給他們力量,晚上則以忍耐覆蓋,並且請您賜給我們接受的勇氣,接受生命中每一樣我們不喜歡的事。

噢!瑪利亞,慈愛的母親,請賜給我們喜樂與平安並讓我們仁慈的彼此對待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日彌撒前,我正鑽在三角鋼琴底下,整理五架麥克風的電線。珍跑來彎腰找我。她是照顧堂區中無法獨立外出的居家老人,為他們送聖體的志工團體的負責人。她所服務的一位百歲老人依利莎白,終於被送進了老人院。這位老人,珍不止一次跟我提過。不久前老人還巴巴盼望著兒孫的歐遊歸來。珍說依利莎白住進了老人院的遺忘症病區。 她要我所服務的老人院志工團體注意一下, 不要忘了為老人家在如此高齡,初次離家,心中倍感寒涼的生疏環境中,送去一份溫暖。 我感謝她的週到,並請她放心,一定遵囑照辦。 我知道老人院開辦了遺忘症病區。每次禮儀完畢,我去為連房間也出不來的老人家個別送聖體時也曾留心尋找過。卻始終不知道它在哪裡?心想也許還未正式開張。 這次受珍的託付,找不著之際,只好向院方員工探問。

原來,我以為已經是走廊的盡頭,重門深鎖的背後,來回十多個房間,就是老人們今生最後的歸宿。 一位護士,一位護工,就是他們和這世界惟一的通路。 我謝了開門的員工,轉入他們的餐室兼娛樂間。 我實在不敢相信,難以接受,我以為被家人遷往他處,常在祈禱中想念的好幾位老人,此時就出現在眼前。 幾個月以來,我們真是咫尺天涯,無緣相見。

初識羅蘭,她還能生活一切自理。 她曾是隔壁堂區的多年義工。 後來她的身體日漸僵化。每次探訪,我一定在她床前用口琴吹奏 “奇異恩典”。 她恭領聖體之後,我扶起她的頭,慢慢喂她飲水。她謝聖體時的虔敬,通過僵化的臉孔,讓我一再的 親眼目睹聖體中受苦的基督。 一位與她極為相熟,經常探望她的朋友告訴我,羅蘭的獨生女為了省稅,要等羅蘭死後才肯將羅蘭那房價翻了幾番的的大屋出售。 後來,這位住在附近的女兒,不知是否內疚茞`,心中痛苦,連探視母親也免了。 這真是人生的無奈。 因此,羅蘭只能這樣舊衣敝屣,一床一几,別無長物的以度餘年。 生活在這樣的情境裡,在她還能言語時,每次一定在向我道謝之餘,送我一朵美麗的微笑,也從 不忘讚美我的衣著容顏。 在對她深深感恩之餘,每次探訪,我一定修整儀容。 雖然無法搖曳生姿,但也要色彩怡悅,好在暮氣深沈的環境裡帶去些微的朝氣。 那天,真如久別重逢,我趨前半跪在她的輪椅前。聲聲的輕語呼喚,喚不回空洞眼神中的一絲光彩。我真是不甘心啊。依利莎白是我的新交,百歲人瑞,她居然記得珍是誰。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母親郭祖淑慧是位典型的賢妻良母,她的個性溫良,凡事都為別人著想,即使問她意見,她也說:「你看怎麼辦,就怎麼辦!」在我十八歲之前在台南家住的時候,母親每天總是有忙不完的事。在家排行老二、身為長姐的我,每天放學之後,也跟著幫一點家事、或幫著帶弟弟妹妹。一些基本家事,像打掃庭院、或洗衣做飯、包煮餃子的事,都在母親的調教之下與耳濡目染中學到了。

媽媽起初在台灣住的30 年的時光,有爺爺和我們同住。爺爺生性耿直,個性急些,家居時比較有他的意見,做媳婦的母親總是盡心地照料爺爺,也尊重他的意見。到了1974年爺爺過世後,媽媽才真正地當家。在那之前幾年,她做了大兒跟二兒媳婦的婆婆及兩個孫子的奶奶,所以她又忙著幫忙照料孫兒女,未曾有過真正清閒的日子。母親的嗜好是織毛衣,沒有娛樂的嗜好,從未學打麻將,甚至不懂得如何串門子。只有偶而有好鄰居或是親戚來家裏,才陪著聊天。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母親越來越年輕,不只是形容她逐漸縮小的身材,也是形容她的言行舉止以及越來越像小孩的心智。她是阿茲海默症第二期後半段的患者,已無法有效地打理自己的生活,各方面都需靠兒子媳婦的細心照護,與親人溫柔的陪伴。

除了家人,無玷之母支團的聖母軍兄姊,最了解母親病情的發展了。由無法清楚地報告工作、聽完話馬上就忘、不再注意外表的美醜,以及逐漸返老還童的行為態度,到後來完全的依賴,在每星期三定期的週會中表露無遺。但奇妙的是,記憶障礙對她的信仰生活,似乎沒有太大的影響。直到現在,開會時仍可正常無誤地領唸一端玫瑰經。遇到適當的探訪者,也會頭頭是道的高談基督信仰。她常以「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耶穌基督」來鼓勵人,因為背十字架雖然痛苦,却為我們帶來永生的希望。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年初過了六十歲生日以後,才驚覺自己如果不是已經屬於老年人群,至少已經是壯年期的尾聲。自從有了孩子之後,注意力始終在他們身上:孩子們上了學;升了高中;進了大學。在那些歲月裡,看著他們日益長大茁壯,心裏自然高興,卻不知覺時光也同樣地在自己的身上流逝。轉瞬間,自己也加入了常青族的行列。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平常人以黃金年代來形容老年的這一段生命,但是又嘆息來日不多。我自己很珍惜我現在的心境,卻不太擔心剩餘的歲月到底有多少,因爲上主給的,祂當然可以隨意收回,只是覺得應該好好活過人生中這段黃金時段。再過幾年我也要退休了,現在不正好是開始規劃的好時機?我個人以為這個第二回合的人生規劃,比起三十多年前的第一回合來得容易些。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次主日、神父在講道時穿插了一段下面的故事:“一位教友在神父面前辦了告解對他自己所做對不起天主的事請神父代他轉告天主希望能獲得天主的原諒過幾天、當這位教友再見到神父時很緊張地問神父天主可曾答應會原諒他神父回答說天主說祂早忘了你犯了那些錯”,在日常的生活裡只要我們悔改天主祂早就原諒了我們的過錯只是我自己像故事裡的教友一樣一旦犯了錯經常耿耿於懷心裡不安該知道天主是對我們完完全全地接受毫無條件地原諒我們何其幸運!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認識自己的個性,也知道自己是個膽小的人,聖經中多次提到「不要怕」,這三個字為藝高膽大的人來說,也許沒有什麼意義,但是為我卻有鼓舞的作用。多數小會會員都有以行動答覆召叫的勇氣,我藉心泉及芥子版面,以紙上談兵表現我的勇氣。敬請眾兄姊批評指導,希望經過指正及刪修之後有幸能擠入小會會章之列,於小會的生活態度超脫、喜樂、進取、合作、服務之後,為膽小軟弱如我者加油打氣。當然,至於能不能如此,看大家的意思,我們一起看天主的意思。

勇氣

1. 「不要害怕」,出現在聖經中多次。耶穌降生為人,祂有神性也有人性,自然了解人性中的軟弱,祂用這句話來安慰、鼓勵追隨祂的人。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還有人記得什麼是“謙遜”嗎?就是小學時代老師教導的那種謙虛禮讓,接納雅言的生活態度。

當前這個不斷揭弊,抗爭,堅信打拼才會贏的臺灣社會,對許多人來説,“謙遜”只是一個依稀模糊的老朽概念。尤其是整個臺灣島正為國務費,特別費閙得沸沸揚揚,烏煙瘴氣之際,談論“謙遜”不但顯得不合時宜,更有些不識時務。但是,“謙遜”,真的與現代社會行爲脫節了嗎?我的朋友,社會心理學家汝瓦特博士( Wade Rowatt ) 最近完成的一篇有關“謙遜行爲”的專題研究,卻從實用的角度提出了一個嶲詠 睿智 ,啓人深省的結論。他認爲:謙遜的行爲能增加人們生活中的優勢 (Humility gives people a competitive edge over others) 。

謙遜行爲是具有實際意義的人格品質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誕節快到了,大女兒帶著孩子邀我一起去麥當勞之家送禮物。這所鄰近史丹福兒童醫院的麥當勞之家十分寬敞,有四十多個住房,客廳、餐廳、廚房、遊戲室等也很舒適。這是麥當勞企業為家住外地的病童及他們的父母,所提供的臨時居所。這些病童是罹患癌症及等待心臟或其他器官移植,需要長期治療的孩子。女兒在忙於佳節採購的同時,也希望為麥當勞之家的孩子盡點心意,於是 e-mail 邀請已當母親的同學及兒子同學的母親一起贊助。結果反應熱烈,有人捐款有人提供日用品,甚至一位文具店老闆,因為店舖正要結束營業,不但不收她們購物的錢,還答應捐出更多的禮品共襄盛舉。我聽了她的敘訴大加讚揚,女兒也為得到意外的贊助與迴響高興不已。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我們朋友間常常聽到父母衰老、病弱、以至離世的消息,這一路走來,每人遭遇到不同的經驗和困難,我現在把自己的經驗寫出來和大家分享,希望能給大家做個參考.

1. 歡樂時光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駐進貧窮人的世界已經八、九年了,周圍的貧窮景象改變不大,但對一個來自富裕都市背景的我,內心對貧窮的瞭解和感受變化卻是相當不小。

初來之時,不少人由各地寄來衣物玩具,甚而書籍電腦。這些捐贈物品,處理起來,剎費周章。有一陣,教堂停止收舊衣,只有交給印地人拿去比土巴更窮鄉僻壤的那瓦侯內地,分給他們的親戚。那時也有不少朋友自遠地來探個究竟,想到我們處落於蠻荒之地,來時總帶些香菇茶葉等貴重物品,數量之多,屯積至今,尚未消耗完畢。

這段長時間內,主動向外界捐款共有兩次。第一次是九八年帶印地安人訪中國,因申請到的公費有限,怕出問題,於是用個人名義發出二百多封求援信,收到許多人的慷慨資助。有了這額外的六千多元,我們順利完成中國少數民族教育考察之旅。由於一路節儉,還剩下四千多元,如數捐給了滋根基金會,反贈于中國的窮苦中小學生。最近這次教堂財政出現危機,短缺五千元。那天被神父的誠懇呼籲感動,想起來可以向我的大後方求助,才向神修小會和華府的團體發出電子郵件。在經濟大衰退的今天,還是有許多人慷慨相助,其中還有不少經濟並不寬裕的善士。這二千五百元給土巴教堂的欣喜和感激是可以想見的。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天主眼中,他所造生的每一個人都是好的,都是有價值的。可惜,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家庭,社會,文化的影響,我們失落了以天主的眼光看自己的清明視力,寬廣視野。

在這幾天,我們將一起探討如何在切身的生活經驗中.走出以自己狹隘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困局,學習透過天主看自己,以天主的寬容來接受自己,以天主的眼光來欣賞自己。

原生家庭是我們一生的起點,性格形成的最主要場所。我們仰賴父母的照顧與教養,才得以長大成人。但,父母也是社會文化的產物,有他們自己的歷史背景與性格上的弱點,無論他們多愛我們,他們的愛還是有限度的。不完美的父母,不完美的家庭經驗,有時會給我們帶來傷害,造成我們自我貶抑,自我價值感低落。我們的心靈仿佛有個無底洞,總得靠外在的成就,財富,及他人的贊許肯定來填補。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這是 1999 年紐澤西共融營中胡神父提到的一句話。

常給花草澆水,原本只是一件例行公事。看到晉思家的聖誕紅長得又肥又大,非常羨慕,一問之下,才知那樣的結果是要用點心力的。家中的聖誕紅,只剩下光禿的枝幹,沒想到某天澆水時,發現它冒出了一支小小的芽苗。之後,慢慢的又長出了其他的一些小葉芽。原來它還活著,它還有生命,只是外表看不出它的生命力。接著,我把一些不知名的植物枝芽剪下,種在土裡,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它們也冒出了新芽。看到這些新芽,覺得真有意思,給植物澆水經驗到生命存在的喜悅。植物,用它自己向我說生命。

原以為植物向我說生命,是看到的一個現象,是一句話的描述,是一個不會有下文的句點。但是…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去年六月在盧主義兄嫂家的一個座談會裡,雪香姐做了 《 Tuesdays with Morrie* 》 的讀書報告 。 那天回家,看到兒子乃民坐在電腦桌前,我把這本書名 、 作者和信用卡給他,請他在網路上幫我賣這本書。一星期後,書和三片卡帶來了,我把卡帶裝在車上,以便開車時可以收聽。暑假中乃民在家有時也用我的車子,相信他也聽了。

今年我去參加兒子的畢業典禮時,在他房間書架上意外地看到 《 Tuesdays with Morrie 》。 我問他: 「 我們已經有了這本書,為什麼又買了一本? 」

「 我急著要看, 」 他說。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從家父過世,家母中風癱瘓,輾轉輪椅以來。每週主日去媽媽家請安已是多年的例行常規。到媽媽家之前,我都會彎到附近的四姊家去聊幾句家常,喝杯好茶。老姊也都把這個時段保留給我,不輕易答應別人的邀約出門。在一個冬陽日暖的早上,我進了她的家門。當時我已由職場退出,只做有選擇性,「工時」極少的「散工」。因此心情歡悅,儀態輕鬆,大概也免不了「笑容可掬」吧!想不到,老姊似有滿腹心事。經我探問,原來她身負不小的壓力。做為知心姊妹,我問她,如果不見外的話,除了她的專業工作我實在幫不上忙之外,可否告知她都有哪些包袱?包袱之一就是她答應了翻譯這本曾神父以英文寫就的碩士論文。我衡量思忖了半響,福至心靈的和她就此漫天要價,就地還錢了起來。如果,她用她天賦的繪畫彩筆,為我在聖誕節安養院大禮彌撒時預備送給病友們的三十五個木質十字架上繪上一抹天主所造的陽光雨露、花卉小草,枝頭好鳥或親親愛心,我就替她接下這份翻譯工作。兩人當下成交。她如約的畫了兩天兩夜。這些十字架將窗外明媚秀麗的錦繡大地帶進了時而晦暗絕望的療養院內。姊的慧質蘭心溫暖了病友老人倍思親的佳節傷心。剩下的最後一個十字架被本堂神父求了去做留念。

天主是這樣的愛了我。他經由這個交易賜給了我比山高比水長的豐沛恩寵。曾神父,心地高潔,文筆優美。捧讀論文,絲毫不覺枯。德蘭愛主之情涓滴敲在我冥頑的心崁上。我幾度掩卷無法下筆。內在的聖神,催促著我向天主呼求,也給我這份熾熱的愛主真情。有一次,正在心潮洶湧時,本堂神父來電話有事相商。我和他分享當時的心境。神父沉默了半響然後對我說好好把握住這靈光乍現天人相會的好時光!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揮別了加州和咰溫暖的陽光,在空中飛翔了數小時後抵達了密西西比州的傑克森機場。再轉接四小時的車程。身為加州護理義工團成員之一的我終於抵達了颶風可翠納的重災區–巴薩古拉。真是滿目瘡痍。自然災害–颶風的狠毒掃蕩,威力真猛。人類在它面前就像受了高劑量的化療及全身放射治療後的骨髓移植的病人。亳無招架之力。

途中,我默念了數十遍的天主經。惟一向主請求的是求主給予體力。畢竟我的生命已過了半世紀有餘。車門一開,哦!我的天啊!迎面而來的空氣包括了文天祥正氣歌中的所有的穢氣之外,這裡還有禽獸、人類的屍體,污水。如果不是身體中儲備了大量的人類面對恐慌、危急時分泌的腎上素,我想我會像這裡的建築物一樣崩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去年退休后,有計劃要想做許多事,但學琴並不是其中之一。有親戚從蘇州捎了一把二胡給我,碰巧又有兩位朋友百般鼓勵,我竟然萌生起學琴的念頭。對於 二 胡的音樂我很熟悉,也很喜歡。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迴腸盪氣,深有印象。但是,對於二胡這件樂器,我卻又是完全陌生。去年十一月去台灣三個星期,在家附近找到一間音樂教室,匆匆上了四堂密集課,抱了一堆樂譜回來準備練習。二個月以后,我竟在賭城這文化沙漠里,找到一位陝西來的音樂教授,他是此間一座基督教會的司琴,竟然被我矇混過去,做起他唯一的二胡學生。

二胡顧名思義是一個只有二根弦的樂器。 內弦 音色 質樸淳厚 ,外弦音色明亮華麗。曲調由於 內外弦的對比配合,形成 它獨有的風格。由於它發音淳厚,持續不斷,強弱變化非常自然,表現細膩柔和,刻畫入微,最接近人聲,是最具感染力的民族樂器。

學習二胡初學者主要練習左手持琴按把位,右手持弓運弓這兩件基礎功夫。左手四指負責按準弦的位置,以能拉出正確的音符。右手的指頭、手腕,小臂,大臂負責弓在弦上的運行,保持弓毛 ( 馬尾做的 ) 和弦 ( 鋼絲做的 ) 摩擦的力度,以求音色平穩並適當地表達強弱為目的。左手手指若能準確按下弦位,並能靈活地在弦上換位,右手中的弓就至少能拉出樂音,運行得當的話,還能有機會拉出音樂來。相反的,如果左手不能準確按弦,即使右手運弓十分靈巧,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奏出悅耳之音。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