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陪伴新移民

 

曾安菲

 

1.自我介紹
我叫曾安菲,大學畢業那年經由雷神父加入小會,現在是小會的終身會員。

2. 聖德力天主教堂簡介
芝加哥聖德力教堂座落於中國城內,是個多元族裔和文化的堂區,教友包括來自義大利、愛爾蘭、西班牙後裔以及台灣、中國大陸、印尼…等,現任本堂是李東平神父,而我們講國語的華人教友多半住在郊區,平時在自己的本堂參與英文彌撒,只有在每月第四個主日來聖得力教堂參加中文彌撒。

3. 國語慕道班的成立
多年前我從職場上退休,接受了芝加哥地區天主教團契會長的棒子替團契服務,因著這緣故才有機會和中國城的聖德力天主堂有較深入的接觸,當時聖德力教堂只有本堂李神父一人,而且也沒有其他會說國語的神父固定來幫忙,所以就一直沒有國語慕道班。

近十年來,大批來自中國大陸的留學生和新移民落脚在芝加哥,其中有叩教堂大門要求成為天主教徒的,我們有必要為他們成立中文慕道班。當時中國大陸來芝加哥進修的神父修女也不在少數。幾經多次商討後,神長們願意成立一個團隊、每主日大家輪流講課以宣揚天主的大愛和基督的福音。就這樣我們的國語慕道班於2011年4月正式成立至今,從第一年四位慕道友領洗,到現在六年多我們共有34位教友領受聖洗,成為天主的兒女。

4.陪伴「凖新娘」、新移民
芝加哥地區的新移民大體上和紐約地區的非常類似,只是這一兩年我們有所謂的「凖新娘」、新移民。美國中西部畢竟比較保守而且保持傳統,因此有些虔誠又單身的白人天主教男信徒在結交了中國女朋友,進而談論婚嫁時,他們會希望女方能先領洗成為天主教徒,然後在同一信仰下組成愛的家庭。去年我們就有兩對在天主聖三的祝福下組成新家庭,其中一對還是遠住在威州Milwaukee郊區, 他們每次來都得搭乘火車然後坐Uber來上課,遇到天氣不好的時候甚至提前一晚在中國城住宿,即使在結婚後也盡量趕來參加每個月的中文彌撒,這對於新移民在領洗後信仰的保持實在是個很好的見證,對我們的陪伴更是很大的鼓勵。

5. 陪伴來支加哥讀書的神父, 修士, 修女
我們芝加哥地區還有另一個特殊的陪伴,就是陪伴那些從中國大陸不同教區來這裡進修的神父修女修士們,他們大都在CTU (Catholic Theological Union) 天主教神學聯盟學院攻讀牧靈, 聖經, 禮儀的碩士學位,有些在羅耀拉大學讀牧霛心理學、聖言會讀神學的修士們也與他們一起進修。通常在他們來到芝加哥前我們就已經安排好了他們的Host family (接待家庭),這樣在他們學習期間就能體驗到接待家庭的關懷,生活上遇到疑難雜症也能夠得到各方面的資訊以解決問題,我們盼望經由這些接待家庭的噓寒問暖能減輕神長們對文化差異帶來的困擾和思鄉的情緒,能夠更專注在學習培訓上面。在過去的幾年裡接待家庭們舉辦過許多活動例如露營,朝聖,郊遊,野餐,秋天賞楓葉..等。有不少即將晉鐸的修士,父母親由于種種原因不能親自從大陸來參加兒子的晉鐸,此時接待家庭就代表他們,並在新鐸領受鐸品后為他們穿上祭衣,場面非常感人。即使後來神父修女們學成歸國,我們還是和他們保持聯繫,我們還計劃以後有機會將組團到中國去朝聖並拜訪他們的教區。

6. 面臨的挑戰 - 領洗後的關懷和新教友的流失
就像紐約地區的新移民一樣,芝加哥這裡的新移民也同樣面臨身分、就業、語言、子女教育和家庭問題。由於我們大多數教友住在郊區,而中文彌撒只是一個月一次,並且時間安排在中午,這對於主日要工作的新移民來說實在無法兼顧,因此如何繼續關懷、陪伴新近領洗的新移民實在是我們的一個挑戰。

7. 陪伴留學生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羅耀拉大學市區校園內也成立了校園團契,星期五晚上(不定期)為國內來的學生提供晚餐和一個學生交流的場所,透過輕鬆的氣氛傳播福音的種子。令人欣慰的是在2016復活節前夕有一位研究生領受聖洗、堅振聖事,這真是值得感謝讚美天主!我們團契的王士軍弟兄是校園團契的負責人,今晚他會做更詳細的介紹。

 


 

 

Print Friendly and PD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