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神修小會創始、成長、現狀和願景
神修小會北美分會2021年2月4號「聊天室」ZOOM 視頻摘要

 

趙世熙整理

 

神修小會不久就即將步入六十年,在這近六十年的歲月裏,神修小會的宗旨、精神和生活的態度深深地刻印在我們每一個人的信仰生活中,回首過去小會走過的歷程,是許多神長和會員們的默默辛勤的耕耘與奉獻,才能有今天的小會。

二月四號「聊天室」的主題是:神修小會創始、成長、現狀和願景。

北美分會主席杜曉雲邀請李秀萍、鄭至麗和焦寶進告訴我們當初創會的故事,許建德細述小會在北美成長的過程,總會主席李百齢説説神修小會未來的願景,杜曉雲也會簡單報告北美分會的現況。

I)   當初創會的故事

鄭至麗

我領洗是在1961年的耶穌君王瞻禮。

郭子文是我代母。我跟著她。

當時對聖心會很嚮往。

1961年前後,在臺灣,王志奘姊已經開始她創辦聖三會 (Society of Trinity)的想法。

從1967年到1971年,我在康奈爾大學讀有機化學。1967年聖誕節在匹茲堡在郭子文家見面,于中原神父,王志奘也在。我們談到成立聖三會。

次年我們在紐約王志奘及焦寶進的家聚會,李秀萍,焦寶進也加入這種非正式的培訓。開始談到寫會章,每個人也開始試著寫。

我手邊還有一份于中原神父寫的:《會憲大綱草擬》及《會憲大綱》。

1968年,在康奈爾大學,于中原神父替天主教友講避靜,暑期在紐約州北部的小城Oneonta 舉辦過一個夏令營,以馬、列思想為主。

不久之後,主要成員郭子文和焦寶進選擇結婚,李秀萍當時還在歐洲讀書。

王志奘鼓創的聖三會開始解體!

也就在那段時間,《芥子》創刊號在1968年夏天在康奈爾大學校園以寫鋼板、油印方式發行。當時成立了旅美留學生同學會。

多年後,李秀萍促使《芥子》復刊,那是1997年。繼續發行紙板,直到2013年,由萬致華,許建德,萬致弟,徐琪等人負責,封面是譚愛梅繪制的。

《芥子》在2014年9月改為電子版,一年出三期,最近的《芥子》第60期於今年一月十日出版。

焦寶進

(一)1962-1963 初次接觸小會第一批人馬

1962年秋天大四開學不久,注意到隔壁再隔壁的寢室裡住了一位名叫王志奘的哲學系研究生,由於我倆都是每天去伯達書院參加彌撒的教友,又常常在宿舍走廊上或餐廳裡碰面,不多久,我們就熟了起來,我也跟著別人稱呼她「王姊」。在傍晚或週末的校園裡常看到她和一些年紀小她一大截的大一女生走在一起,印象深刻的是一位領洗不久,中文系一年級的鄭嘉珷,只要她倆在一起,每次遇到別的教友時,王姊總不忘誇嘉珷讀了一百多本聖書,教齡雖短,靈修已經很深了。

化學系的郭子文與我是同屆的,她也是伯達書院的常客,她的神師是我西班牙文老師,我們認識後,她介紹她北一女同班同學當時在師大理化系讀書的鄭至麗與我認識。怎麼認識李秀萍已記不清楚了,反正她當時也是王姊的小跟班之一,所以認識秀萍肯定是王姊介紹的。

1963年春末,台北的天氣已經開始有些悶熱,一天我在彌撒以外的時間去伯達書院拜聖體,在進門玄關的地上有五對女人的鞋子橫七豎八的擺著(那時,進聖堂要脫鞋,換上公用拖鞋進去的),原來這五個人就是王姊、郭子文、鄭至麗、李秀萍和鄭嘉珷,她們跪在第一排椅子後面的塌塌米上,安靜地在祈禱,也許是與神修小會的奉獻有關。

在那個年代,我沒有與小會第一批成員深入接觸是有原因的。自我高三上聽道理領洗以後就很響往度三願的奉獻生活(我要做成千上萬孩子的母親),台灣南北的女修會很多我都接觸過,最後看上花蓮海星女中一個有四百年辦女子教育歷史的聖吳甦樂修女會,校長修女說我大學畢業後可以去海星當英語老師(想必修女也想看看我是否有她們修會的聖召),當時心有所屬,感覺參加小會日後可能會把自己弄得複雜。

(二)入修會的夢未成

我在海星教三班初一的英文,一年以後就開始申請美國的研究所,找教授寫推薦信,辦理出國手續,當時是這麼計劃的:先讀一個心理輔導碩士,工作兩年存點錢寄回家,然後在紐約入會。可是事與願違,在準備入會的過程中,由於1)大環境的衝擊(梵二後美國的神父和修女還俗的大有人在,連我就讀的福敦大學(Fordham University) 的校長,(the former Fr. John McLaughlin, SJ) 也與他的秘書結婚了);2)對家裡經濟負擔比從前更重,而且看不到希望。父母和妹妹需要我供養,尤其母親得了淋巴癌以後醫藥費更是可觀;3)我父親與子文父親聯合鬧到羅光主教那裡,小朱神父來信說暫時避避風暴,不要入會;4)自己意志動搖(我的好友Charlie Burns, SJ修士和Sr. Patrice Connelly, OSU 都出會了,我還要進去,萬一此路不通,進去又出來,嫁人也遲了)。就這樣我放棄了有十年之久的聖召夢,時為1968年春天。

袁國慰神父1967年4月6日給我的信中寫道:「寶進小姊:方才朱蒙泉神父來談說他今天收到由羅光主教轉來的一封信,這信是令尊寫給羅光的,內容您可以想見,說您要同他斷絕父女關係,而他急需您奉養云云,請羅主教令朱蒙泉勸阻您,否則要上訴法庭,並教廷大使轉請教宗阻止。……」

子文有有意加入新竹的加爾默羅會,她的父親郭登敖立法委員萬分阻擋,在她來美國之前就已經鬧得滿城風雨。至麗曾經響往過聖心修女會(我倆在紐約曼哈坦的聖心修女院住過一晚,並結伴去康州(Connecticut)的一個聖心修女院看望張曼琳修女),當時還有低我一屆植病系的同學季明慧,想加入瑪利諾女修會,遭父母極力反對。她在密蘇裡州聖路易大學拿到碩士不久後結婚,後來為基督服務團的發展做了很大的貢獻,小朱神父很稱讚她。

(三)來美後與至麗、子文的交往

至麗和子文沒有大學一畢業就出國,但早我半年或一年來美,至麗在Hoboken, New Jersey,一間名叫 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讀化學碩士,Hoboken 離紐約市很近,過了 Hudson River 下面的 Lincoln Tunnel 就到。子文在匹茲堡的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就讀,三地都在美東,平時大家都在拼老命讀書,只有周末假期時在長途電話裡聊幾句。雖然當時我們只不過23、24歲的年紀,但是課業真地把我們壓得喘不過氣來。

我1966年八月畢業,在紐約總主教區天主教仁愛會(Catholic Charities)找到一份工作,十月開始上班,大約有一個月的光景我住在至麗的公寓裡。直到我在紐約辦公大樓的附近找到合適的住所為止,至麗,妳對我的幫助,我永不會忘記。

(四)1967-1968 與王姊同住

對王姊、子文、至麗和我四人,1967-68是非常關鍵性的一年。首先,王姊在Ohio州的Antioch College 教了一年中文後(1966-1967),在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中文系夜間部找到同樣性質的工作,她來信說想與我住在一起。為了方便倆人上班,開學前我們在紐約midtown Manhattan 租到一房一廳水電全包的公寓,往東走一條街是地鐵站,往西走兩條街是濃蔭夾道的河邊大道(Riverside Drive),離林肯中心(Lincoln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的歌劇院、音樂廳都近,星期天晚上,王姊和我經常是買便宜的站票欣賞歌劇和交響樂的。

由於天天與王姊生活在一起,對於「王姊構想的小會願景」有所了解,雖然小會包括三種生活方式的會員,但她最想推動的是過獨身生活的聖召,1968年春天,當她知道我對獨身與婚姻聖召持開放態度以後,很想吸引我作她的同路人。我自己與紐約主業會(Opus Dei)的在俗修女有過一段時期的接觸,在參加過她們主辦的周末避靜以後,決定這條路不適合我,當然王姊介紹的ST也不在考慮之內。記憶最深的是王姊每次接到姜其蘭十頁以上的信時,都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把它讀完的。她也常收到陳擎霞的信,當時姜其蘭和陳擎霞(外號山羊)有意加入ST,王姊也跟我提過,等她讀完博士回台,讓山羊出國進修(王姊的這句話一直沒有兌現)。2014年的一個春天,天下著毛毛雨,台北分會組織大家去陽明山郊遊,由山羊講解陽明山上的植物物種,為了與山羊見面,前覺毫不遲疑地報名參加,山羊看到前覺,立即伸出手來與他握手,也答應活動結束後到我們家坐坐,我們請她下個星期六來家裡作客,她也很乾脆地答應了。

在紐約我們有了屬於自己的家以後,地址和電話號碼都公開化了,凡是認識我們的台灣主教和耶穌會神父來美各大城市探訪教友路經紐約時,都會與我們聯繫。還有經台灣神父介紹,即將來紐約附近大學就讀的準留學生、和暑假打算來紐約打工的留學生,有事常找我們商量或求助。

與王姊合住了八、九個月以後,我起了與她分手的念頭,我們決定在1968年9月華盛頓夏令營以後退租。她在哥大附近找到房子,我和一個法國女孩合租一間較大但不聚氣的公寓。分手原因有三:第一,我們的應酬很多,認識王姊的人也常常是我的朋友,大家都知道她是個出手大方,極端好客的人,寧願自己吃籮蔔乾下飯,不會在招待朋友時,餐桌上沒有像樣的菜,由於經常請過路紐約的神長和朋友在外吃飯,花費不少。她家窮,我家更窮,有一次他家出了一點事,急需她寄錢回去,她等不及我下班回家和我說這件事,就匆忙跑到我的辦公室向我借錢;第二個原因是她的課全排在晚上,回到家都已經九點多快十點了,吃過晚飯我們聊聊天以後,她開始準備第二天的教材或是出考卷,這時她需要我幫忙看看她寫的英文有沒有錯,所以我每天就寢的時間都很遲,覺睡不夠,第二天上班時的精神就很差;第三個原因是王姊的主觀很強,和她聊天時,發現她對新的東西不太持開放態度,時間久了,覺得與她溝通有點難度,很悶、很無味。

(五)諸多事情發生在1967-1968年

(1)結識前耶穌會于中原神父(老于)

什麼時候、什麼場合認識老于我已記不清楚,在秀萍來紐約和我們住的那段時期,老于從芝加哥開車到紐約與我們聚會,那時他是芝加哥大學、後轉入西北大學人類學的研究生。老于睡客廳沙發,我們五個女生有的睡床,有的打地舖,擠在唯一的一間臥室裡,除了彌撒、做飯、吃飯、洗碗以外,其餘的時間都是談信仰、談靈修、談小會的未來發展,天天如此,津津樂道。老于的思想開放,有理想,有靈氣,人隨和,沒架子。他稱我們是野丫頭,給我們五人按年齡取名「大野(王姊)」、「二野(至麗)」、「三野」(子文)、「四野(我)」和「五野(秀萍)」。在朱勵德神父任省會長不久,老于還俗結婚做了父親,以後我一直想打聽他的下落,在70 年代與他通電話時,感覺他沒有太大興趣繼續保持連絡,後來至麗和子文與他接觸過幾次。

(2)與秀萍結伴去羅馬開會

秀萍來信說她從台灣去比利時魯汶大學就讀之前,想來紐約與王姊,至麗,子文與我相聚,然後與我一起去羅馬參加使徒大會(Lay Apostolate Congress,1967年10月11-18日),聖母會大會(Solidarity Special Gathering,10月19-21日),和亞洲聖母會大會(Asian Solidarity Meeting, 10月22-23日)。台灣代表團除了秀萍和我以外,在瑞士蘇黎士讀書的區紀復和在德國慕尼黑大學讀書的鄔昆如也是台灣的代表,另外還有十幾位我們不認識的台灣教友,其中一位是李天慈的父親。鄭神父去羅馬前在美國舊金山和聖路易斯停留,8月25號抵達紐約,然後從加拿大蒙脫里爾(Montreal)飛羅馬。王姊因為擔心鄭神父有意做神修小會指導司鐸,要我千萬不要給鄭神父機會單獨與我們見面,因為王姊心裡早已預定神修小會的指導司鐸非雷煥章神父莫屬。

在聖母會會議中就改名這項議案雙方爭執得很激烈,幾乎在會場打起架來,台灣代表團是讚成不改名的,但另一方票數更高,所以全球的聖母會從1967年以後都改名為基督生活團。

我去羅馬開會身上錢不夠,季明慧向她學校的信用合作社(Credit Union)借了600元給我,一年後王姊和我倆人共同還清這筆借款。在此,謝謝現住在加州爾灣(Irvine,CA)的季明慧。

鄭神父說參加國際會議前要準備代表中國文化的旗袍,王姊拿出她出國前量身定做的幾件旗袍給我試,我選了一件她自己從未穿過的旗跑帶到羅馬開會,我對王姊的感恩一言難盡。

給大家分享兩張有歷史性的照片,一張是在教宗保祿六世在伯多祿大殿舉行彌撒時,有幾位代表的座位離祭台最近,頭戴黑頭紗,身穿旗袍的那位是我。另一張是教宗舉行彌撒,在祭台中央,穿深色祭披的是保祿六世。


1.jpg

(3)那個時代小會在台的發展

在鄭神父1967年6月15日給我的信中,有這樣一段記載:「(他)在美國和歐州的幾個星期中,唯一願望是給神修小組的會員,收集一些參考的資料,為此很想參觀一些在俗的信友組織……神修小組6月27-29夏令營,14位新會員奉獻。7月1-8日聖母會夏令營在輔大舉辦,報名的人有70多位,我們將錄取65位,男26,女39,請為這些弟妹們祈禱……郭登敖先生(子文父親)每月來訪一次,有時也提起他和令尊連絡的事。」

鄭神父在1968年3月3日的信裡寫到:「這次陽明山的冬令營給我們神修小組指出一個新路線,一切仍是由真摯的神修生活出發,最終目地仍在大家擕手走向偉大可愛的天父,但一切漸漸更具體起來,我們的視線也看得更遠更廣,我們越來越兇悍,我們以基督的胸懷為胸懷,以整個人類為對象,我們較以前似乎更體會到身為教友的責任和使命,我們都切願做到一個 “Conscious Christian,a witness of Christ”。 為能維持大家的進取心,我們決定在幾個月後把《聖母會通訊》擴大為一種雙月刊——《神修雜誌》,你們的來信將屢次被刊登出來,多多來信……從本學期開始,服務中心增設一個週末俱樂部,有幾位神修小組的同志一定在這裡,其他弟兄姊妹高興來就來,單獨來或帶同學來都可以,大家有回家的感覺,想談的就談,想一起工作就一起工作,(編《神修雜誌》),想打橋牌就玩橋牌,想燒點東西吃,就隨意下廚房去燒(不過,有一條公約:祇准吃神貧飯)。」

(4)1968年成立美加天主教同學會

在這之前,紐約附近的教友每年夏天都舉辦避靜,每月有定期的彌撒和聚會,1965的夏天,大朱神父來美,在他去波士頓給趙振大、汪宗奇夫婦的第一個孩子付洗前,經過紐約,在瑪利諾修女會的總院給我們帶避靜,參加的有季明慧、郭子文、鄭至麗、陳恩琦、我,和一位香港小姊。1965-1966,袁國慰神父在哥大讀圖書館碩士,經他介紹,認識不少留學生和在職的台灣教友,他學成回台以前,安排我們在紐約近郊Middleton的加爾默羅修女會的避靜院由朱蒙泉神父帶避靜。袁神父回台後,一位從菲律賓來哥大讀教育,前獻縣教區劉中庸神父時常參加紐約教友的聚會,他回菲律賓以後,在馬尼拉為華人子弟開了一所學校。

到了1968 年,台灣的耶穌會神父們已經供給我們許多留學生的名單,我們一一與他們連絡,邀請他們參加八月底在華府聖三學院(Trinity College)舉辦的五天避靜,和在維琴尼亞州一個國家公園的三天露營,避靜由前于中原神父主講,參與者有來自美國各州、夏威夷和多倫多,共51人。在這次避靜中我們成立了美加天主教同學會,並選出理事和監事,決定發行信仰刊物——《芥子》。

在避靜中我結識外子劉前覺,四個月後閃電結婚,婚後遷居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市,一住就是52年,子文晚我十個月與吳述中結婚,鄭至麗去了康乃爾大學讀博士,一個四人團體就此解散,後來王姊自己告訴我她是從紐約哭著坐火車去了多倫多。王姊之未能在美國留下,是因為她當初來美國時是工作簽證(J-1 Visa),持這種簽證的人很難留得下來。劉前覺開玩笑地說,吳述中是他的代子,兩人都是跟龔士榮神父聽道理領洗的,代父代子二人,沒有花太大力氣就把「四人幫」攻破。

(六)與王姊兩次重逢

1997年王姊與我參加北美神修小會在亞利桑大州土巴市(Tuba City)召開的共融營,我找了機會與她獨處,對我們在30年前同住時發生的一些事道歉,那時我個性不成熟,說話做事冒犯了她的地方不少。過了兩年,我們又在多倫多舉行的共融營見面。一天,她突然冒出一句:「焦焦,你就是被劉前覺一張嘴給騙了。」我沒有作聲,覺得沒必要為自己或劉前覺申辯什麼。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選擇,當我、子文、至麗一個接一個選擇走結婚的路時,王姊完全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她的世界從此崩潰,走獨身奉獻的她失去了原有的支柱。頓時,她有被拋棄的感覺,異常孤單。當然,她在多倫多大學沒有如期提出博士論文,也是她沮喪的另一原因。

李秀萍

我是在1962年領洗的,和我一起領洗的有李百齡、鄭嘉珷(阿珷)和陳擎霞(山羊)。我們四個人是在一女中高三時一起聽的道理。

我為什麼會領洗?我一直希望能夠為中國人做點事情。在認識了耶穌的精神和基督的信仰之後,我有一個深深地體會,覺得如果中國人都能有這個信仰的話,一定會很幸福。

領洗後,認識了王志奘(王姊),王姊常邀約阿珷和我後來還有萬致弟,由於山羊當時在台中,所以接觸的比較少。王姊和我們分享她的理想,對於中國文化和信仰之間的關係,「用中國的文化把信仰介紹給中國人」,因為天主早在中國文化中播下了信仰的種子。王姊非常有說服力,並且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和憧憬。王姊的這個信念和她的理想及她和天主的關係非常的吸引我,所以我就很自然的的跟著她了。那時候在台大校園裡面,常常看到我們這幾個人和王姊在一起,她帶著我們分享靈修的經驗,對未來的展望並培養對靈修的渴望。王姊也會談中國文化,介紹很多老莊的哲學。就這樣王姊展開了我的視野。

慢慢地王姊會講到她對修會的理想,就是ST。一群願意為了活出聖三的愛,以不同的生活方式為了共同的理想,度奉獻生活的一個團體。這個團體會有自己的司祭(神父)、在俗獨身奉獻的,和結婚家庭三種不同的奉獻生活方式。三者各有其不同程度的團體生活,奉獻及靈修模式但分享共同的精神,團體資源並相互支持。司祭職位的不可或缺,在俗教友的司祭身份經由奉獻能更好的順應社會各方面的不同需求體現天主的愛,參與天主的創造工程。這樣的思想和精神在當時非常新潮,開放。而且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不被吸引是很難的。雷神父是王姊的神師,所以很清楚,這整個的觀念和理想,雷神父和王姊是一起朝向這個方向走的。那時雷神父每次到臺北的時候,也常會和我們聚會。

那幾年每當放假時,山羊和林杏娥從台中回到臺北,我們也會常常聚在一起。許多夜晚,我們這幾個都是在我家打地舖,談論有關我們信仰和將來要怎麼做。回想起來,那是很美好的時光。我想在王姊心目中,我們這幾個人都是可能傾向在俗修道獨身生活的人,至少是可培養的吧。在我的記憶裡,我們談了許多觀念方面的溝通,將來的團體會是怎麼樣的,要如何的過這樣的生活,有些記錄像是初步的會章,但實際記了些什麼,記得不太清楚了。現在想起那個時候的情況即像是創業的初階,更好說是一個培育的時段。

我們當時都是聖母會的會員,為了更多的介紹這個理想,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就成立了「小會或神修小組」。開始邀請可能有志在此路同行的人來參加,許多的老會員都是在那時參與的吧?還記得小組當年聚會時,請了好多不同修會的神長給我們分享他們的經驗,並介紹各種靈修精神及方法,還有中國文化,真是多彩多姿,豐富滋養了我們的生命。從心底感謝那幾年神長們在我們身上付出的心血和培育。

由於我們都是聖母會的會員,所以聖母會的指導師鐸,和我們比較熟悉的像鄭聖沖神父,朱勵德神父很自然地成了我們小會的指導司鐸。他們幾位神父並不清楚ST要走的路和王姊當初的構想,所以可能會有他們各自對小會的期許,因而後來產生了一些誤會,當時我已經不在國內,所以就不是很清楚了。他們幾位神父真是為小會付出許多,陪著我們成長。在我的心中當時雷煥章神父是ST的指導師鐸。朱勵德、鄭聖沖等幾位神父他們是小會的指導司鐸。

1967年我出國到歐洲唸書,先經過紐約去看王姊,在王姊那裏見到焦寶進、鄭至麗、郭子文和于中原神父,那段時候和他們幾個人有較多的接觸,之前在台灣的時候和他們幾位接觸的並不多,她們都比我早幾屆,是我的前輩,知道她們的信仰都非常的虔誠,對她們很是尊重敬佩,同時也知道她們大概都是要進修會的。而那時的我更傾向於獨身奉獻的生活。1967年在紐約的聚會,印象非常深刻,尤其是于神父的開放態度,信仰的生活化,打破了一些傳統上的觀念,大家的相處,溝通和禮儀都讓我感到共融的喜悅,體會了團體生活的支持。

1967到1969年底年在歐洲唸書,對我而言是個很大的轉變,那個時候在歐洲,對教會開始有很多的質疑,在同一個學校裏,我周圍不少的修士們離開了修院,我也開始對教會的教導有一些疑問,對於原本想要走的獨身路線聖召也開始猶豫,有些困惑。1969年底我從歐洲到美國,碰到我先生的時候,就結婚了,這又是一個改變,我先生是一個不信教的人,結婚時他告訴我: 「我是從水深火熱之中拯救妳出來的,否則還不知道妳現在會在幹什麼。」結婚之後有了孩子,很長一段時間遠離教堂。不過那時所有到美國造訪的神父們,像朱勵德神父、朱恩榮神父,高玉剛神父,朱蒙泉神父等等都會到Atlanta來,並且住在我家,我們會聚集當地的教友在家裡開彌撒。其中1974年子森,莉莉夫婦,阿弟夫婦和朱勵德神父曾在我家相聚,算是北美小會的聚會吧。

1970到90的這20來年中,我和小會的聯繫很少,除了來訪的神父外,只有與阿弟聯絡比較多些,連王姊也都沒有特別聯繫。一直到90年我再回到教堂並和幾位教友開始了在Atlanta的華人教友團體;之前教友的聚會都是神父造訪時在我們家裡聚會開彌撒的。

1996年不記得是應了誰(可能是萬致弟)的邀約出任北美分會主席,希望能為沉寂多年的北美分會加點燃料。經過幾位資深會員的商議和支持,決定1997在Tuba City 舉辦夏令營。雖然是印地安保護區,地較偏僻,交通不便,但在大峽谷附近,又有印第安的文化很值得一遊。而郭子文那時正在那裡服務教學,所以在她的大力支持和許多會員的努力下,得以圓滿地辦成了那個夏令營。謝謝所有會員的參與與付出,尤其是朱勵德神父不顧旅途的勞累抱病從臺灣來贊助,光是他的精神就吸引了不少他的子弟兵遠途參與。在那次的聚會中大家都深深地感覺到相聚的喜樂和需要,決定了以後每兩年辦一次夏令營和‘芥子’的復刊。接下來的事大家就都很清楚了,不用我在此多說了。

隨著時代的演變,社會文化的進步,這麼多年來看著小會的成長,與開始時的情懷自是不大相同,但精神依舊,想活出基督的愛,成就天主眼中真實的自我,參與天主持續的創造工程是不會改變的。只是似乎活得更自由自在了些。

II)   小會在北美成長的過程

許建德

小會在北美成長的過程可區分為七個時段:
 篳路藍縷(1964-1971)
 魚雁奠基(1971-1974)
 穩定成長(1974-1983)
 沉寂滯殆(1983-1988)
 生機重現(1988-1996)
 新世紀來臨(1996-2018)
 勇敢的新世界(2019- )

篳路藍縷(1964-1971)
 小會創始會員及早期會員,大學及研究所畢業後,陸續到了美國。
 1967年鄭至麗、郭子文、焦寶進、王志奘,以及經美赴歐的李秀萍在紐約避靜,由于中原神父指導。
 他們組織了華人天主教同學會,並以同學會名義出版了《芥子》刊物,辦過冬、夏令營。


2.jpg

魚雁奠基、聯絡網時期(1971-1974)
 1971年聯絡網成立,分成東北、南、西及中區,共四區,聯絡人分別是郭子文、郭瑞蘭、黃繼慧和羅文森。
 1971年雷煥章神父首次訪問北美會員。
 1972《神聊集》創刊,刊載會員之間的通訊。西區聯絡人黃繼慧最勤於寫信。
 1972年朱勵德神父訪問北美會員
 1974年西區會員在伯克萊避靜
 1974年王敬弘神父、馮允文神父來訪

3.jpg

穩定成長(1974-1983)
 1974年北美分會正式成立,楊莉莉擔任主席
 之後,郭瑞蘭、許建德、萬致第、劉河北、韓甲華接續當分會主席
 請朱勵德神父擔任輔導司鐸(1974-1997,1979年後神父在羅馬)
 支持各地成立華人教友團體—76年芝加哥;77年多倫多、克里夫蘭、伯克萊
 79年1月楊莉莉病逝多倫多
 79年4月韓甲華倡議成立祈禱同工
 83年周文漣和林美智成立家庭輔導組,並發行心橋小語通訊
 83年劉河北成立靈修輔導組
 83年雷聯芳成立社會服務組

4A.jpg

4B.jpg

 分會的成長靠著各區聯絡員的努力:東區(郭艾艾、高至潔)、灣區(李自謙)、南區(萬致第、陳著釧)、中西區(郭瑞蘭、焦寶進)
 其他幹事:財務(曾安菲、陳世銓)、參議、圖書管理等
 避靜:芝加哥(80)、克城(80),費城(81)
 終身奉獻代表了會員對團體的承諾:郭青青、郭瑞蘭、許建德、萬致第、萬致華(80)、郭艾艾、劉河北(81)、任瑞麟、姜淑芳(83)


5.jpg


沉寂滯殆(1983-1988)
 分會主席難產,由許建德掛名
 幸虧各區聯絡員持續努力:東區(李小鳳)、費城(周文漣)、灣區(萬致第)、洛杉磯(宋思羽)、南區(陳著釧)、中西區(趙世熙)、芝加哥(杜曉雲)
 其他幹事:財務(陳世銓)、參議(萬致第、韓甲華)、圖書管理(唐書麟)
 家庭輔導:周文璉、林美智、何淼涓
 輔導組:劉河北、楊思莊、宋思羽、唐書麟、傅錦涂
 避靜:多倫多聖神同禱講習(86)、克城(87)
 終身奉獻:杜曉雲、周文璉、唐汝梅、韓甲華(84)、譚愛梅(87)
 紀念楊莉莉文集《幽谷中的曙光》,由總會編輯,1984年台北光啟社出版
 《北美通訊》出版了三期,編輯小組:劉河北、李子森、丁文、韓甲華、周文璉、許建德,台北執編(吳正恬)、美編(彭玫玲)
 與基督服務團及其他華人教友團體嘗試發行《聯合通訊》


6.jpg

重現生機(1988-1996)
 1988年汪德麟出任分會主席,讓分會重新恢復生氣。賴經緯、李子森、韓甲華、李自謙接續到1996年為止
 這時期的分區聯絡員是李小鳳、周文漣、韓筠梅、宋思羽、王慧敏、趙世熙、杜曉雲、李子森。財務是萬致華
 88年費城悅主小組
 90年紐約會員開始不定期聚會
 90年亞特蘭大教友團體成立
 94年灣區Fremont開始國語彌撒
 避靜/神恩/夫婦:灣區、溫哥華、費城(88)、芝加哥(90、92、93)、灣區、費城(94)、芝加哥(95)
 終身奉獻:賴經緯、劉晉思、李自謙(88)、陳露華(92)
 《北美通訊》復刊出版了三期,編輯小組:曹理帆、汪德麟
 開始訂閱《聖城通訊》(直到1966年《芥子》復刊為止)

7A.jpg

7B.jpg

*請參考《心泉》第72期,2005〈北美分會四十年大事錄〉
http://ccsc.org.tw/periodical_entries/186

新世紀來臨(1996-2020)
 1996年李秀萍接分會主席,在亞利桑那州的土巴市召開參贊會,決議每兩年舉行一次分會共融營、以及《芥子》復刊,北美小會的新世紀於焉到來。
 1999年,決定選舉副主席,作為下一任主席的接棒者,以便分會會務的順利交接。

分會組織
 分會主席自1990年開始恢復兩年一任。
 李秀萍在1996~2000連續兩任主席。在1999年的共融營中,選出下一任主席與副主席,建立了副主席制度。
 新主席上任後,聘請財務、秘書以及各區聯絡員。參議則由前兩任主席擔任。
 繼李秀萍之後,北美分會主席有焦寶進、丁文、陳著釧、趙世熙、徐琪、褚海蘭、孫長安、周文漣、吳懷瑜、陸蔚虹、及杜曉雲。

芥子復刊
 1969年最早來美的小會會員在康奈爾大學創辦《芥子》。
 1996年《芥子》復刊第一期,
 1997年復刊第3期,是土巴市共融營專輯。
 1997~2004擔任編輯的有姜淑芳,曹理帆,丁文,萬致第、許建德、周文漣、陳著釧、萬致華、徐琪等。
 2004~2013由萬致華擔任編輯。
 2014以後由鄭至麗擔任主編。參加過編輯小組的有萬致華、徐琪、楊思莊、郭道生、趙世熙、譚愛梅、詹绍慧、章幗君。
 除了編輯之外,1997~2008擔任打字排版校對者有:杜曉雲,曾梅娟,龐雅珊,楊思莊,褚海蘭,何淼涓。
 這期間的28期《芥子》,均由杜曉雲郝昱生夫婦的印刷廠以半價為我們出版。
 2009年分會決議把《芥子》改成網路出版在《神修小會的共融園地》部落格上。
 2018年1月,《芥子》第51期在總會網站與共融園地部落格同步出刊。

北美分會共融營
 1997年在亞利桑那州的土巴市舉行第一屆共融營。總會主席李鐵民,以及朱勵德神父和雷煥章神父都來美參與盛會。
 之後隔年舉辦一次,計有1999紐澤西、2001多倫多、2004聖荷西、2006休士頓、2008多倫多、2010聖荷西、2012紐約、2014聖荷西、2016費城、2018芝加哥。
 原訂2020在洛杉磯舉行的共融營因疫情而延期至2021年。

8.jpg

分會大事
 各區會員與當地教友團體合作,常常參與牧靈及靈修活動,也舉辦信仰講座及避靜。
 祈禱同工通訊在1979年韓甲華發起,到2010年以後,由共融園地《請眾同禱》欄取代。
 默觀祈禱月訊徐琪發起,2009年2月至今。
 捐書運動由李小鳳發起,幾年間捐了不少書籍及教會雜誌給中國的修院。
 網路讀書會:《栽培領袖》(11)、《儒與耶》(13)、《愛的語言》(14)、《十誡與真福八端》(18)。
 神修溯源:2014-2016
 終身奉獻:高方寧、陳著釧、徐琪、李子森、李小鳳(99);楊思莊、丁文、焦寶進(01);韓筠梅、鍾安娜(04);吳懷瑜、張明、趙世熙、王玉梅、馬福意、鄭至麗、陸蔚虹、張銘義(06);褚海蘭(08);張雯華(10);梁修文(12)。
 1997年朱勵德神父在臺北病逝。1999~2001年請吳伯仁神父擔任輔導司鐸。
 1999年張銘義的先生朱康民祝聖為洛杉磯教區永久執事,成為小會營會禮儀的主幹人物。
 2018年起,胡國楨神父擔任總會輔導司鐸、兼北美輔導司鐸。


9.jpg

III)   北美分會的現況

杜曉雲

敢的新世界(2019 -    )
建徳説得好,2020 年,我們小會成了「勇敢的新世界」,因為新冠病毒的擴散,我們在美國散居各地的兄弟姊妹利用了e 世代高科技產品 Zoom,讓我們比以前更共融,自從2020 四月起,小會北美分會先後成立了「工作室」、「聊天室」、「悦主繪畫班」、「靜觀祈禱」和「玫瑰經」,北加灣區還有「毎月的月會」。

在未來的兩、三年,小會北美分會將利用「聊天室」使我們小會家人利用 Zoom 聯繫,做到「信仰容入生活中,生活中有信仰」,彼此互相扶持,互相陪伴,享受天主的愛。

「陶成」的工作,我們也在做,邀請對小會宗旨和理念相同的教友來參加我們在網上的活動,讓我們彼此認識,恊同一起走一個好的基督徒的道路。

IV)   神修小會未來的願景

李百齢

聽過至麗、寶進和秀萍的分享,彷彿走入歷史長河,對小會的淵源和脈絡都倍感清晰、親切。更高興的是,焦姊的神態和聲音一如往昔般健康穩重,讓我們徹底放下心來。建德詳盡地整理北美分會發展歷程,小會家人空間距離雖然遙遠,心靈上由於同在主内,卻緊緊連在一起。防治新冠肺炎本來要讓人疏離的,靠著網路連線,我們反而更親近了,甚至跨過了太平洋!

我們常說,小會是個大家庭。為大家服務,讓大家感受家的温暖,就是我最想做的。農曆年就要來了,我將邀請單身會員來我的家裡過年。農曆初十 (2/21) 那天,還在春節期間,台北分會在長安堂舉辦團拜聯歡,感恩彌撒和共晚餐;特別歡迎也主動邀請平常忙碌的會員前來團聚。

高雄分會積極參與四維聯盟,加上胡神父不辭辛勞到那兒開授神學及靈修課程,這些對於穩定四維文教院在耶穌會的地位有不小的貢献。台中分會在雙十堂的活動,履履為本堂帶來活力;此外,食物銀行的投入,也讓台中主教印象深刻。台北分會進駐長安堂,設立並且推廣老人關懷站,加深了和主徒會的來往。以我們的年齡去吸收年輕會員,難度頗大。過去努力很多,雖有成果,卻不足夠。未來還要加油。

未來三年小會的活動標竿:「携手同行:靈修、陪伴、服務」,已點出我們的目標。最近一次共融營中胡神父演講「後雷公時期的小會前瞻」,揭示了宏觀整體的方向。神父以盆景和大樹的比喻,讓我們了解 "教會文化,同化入另一種文化" 的重要;而這正是小會宗旨「繼續基督對中華的使命」的最佳寫照。在這過程中,小會非常幸運的碰到三位輔導神師:聖者朱勵德神父的精神感召,智者鄭聖冲神父的靈修導引和兼具智者及聖者特質雷煥章神父長期的陪伴。演講最後,胡神父提出的挑戰是,我們是中國人的小會?還是全球華人的小會?

這麼偉大的遠景,我們做得到嗎?短時間當然有困難,但是讓小會成為快樂,有朝氣,令人欣羨嚮往的平信徒團體,對於偉大目標的達成,總是有貢献的吧!

高科技通訊已幫助我們不少,未來勢必加強。於今,網路便捷,北美會員在疫情威脅下反而有更好的互動,越洋彌撒中的就職典禮感動了多少會員!高雄分會的Zoom聯線已有多次成功經驗,未來台北台中都會跟進。小會官方網站内容會加強更新速度,藉此吸引大家!

小會協會參加市政府的老人關懷站已有4、5年了。服務,以及學習服務都是很值得的心得。我們在關懷站的重點就是服務及關心和陪伴。久而久之,來的朋友好奇,你們怎麼這麼有熱忱,自然体會到我們在實行基督的愛,福傳的機會就來了。


 

Print Friendly and PD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csc 的頭像
    ccsc

    神修小會的共融園地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