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神修默觀祈禱小組2016年5月訊   ⊙⊙⊙

禰是葡萄樹,我們是枝條,離開禰,我們什麼也不能做。(若15:5)

五月默觀祈禱    (建德提供本月訊)


以下節錄《靜觀蹊徑》第一部 蹊徑,甘易逢神父著 明鏡譯
《靜觀蹊徑》初版於1968年問世,是最早討論默觀方法的中文書。
今天讀來,仍然是默觀生活的好指引。
從2015年十月份開始,我們陸續以這本書作為默觀月訊的材料。

第八章 逐頁而進

為初行靜觀的人,有一個有益的方式,就是拿著一本靈修書籍,或更好是聖經,特別是福音和書信的部份,在閱讀的時候,時時停下來沉思祈禱。這樣的閱讀,可說是與天主攜手漫遊。

默想並不是閱讀文字,而是關注文字所敘述的事實,或是它所表達的實體。所以,聖書所表達的事實,會在我身上重演。這些文字是天主用來表示祂的真實,以及祂在宇宙內的行動。

在閱讀聖經時,文字影響了我們的官能,而塑造了我們對事實所成的形像,這形像有助於我們了悟到書中隱藏的事實,幫助我們了解奧理,但它也很可能成為我們的障礙,因為當我們全神貫注它時,形像已成了障礙。不可否認塑造一個形象是很容易的,而且為了過一個便利的靈修生活,我們也經常塑造天主的「形像」,但是聖經卻勸告我們,應該不斷地撕毀此形象,這撕毀才是相信啟示的特殊信德動作。所以如果我們想把天主所述說的話,以自己的話語重新編組、保留,以便日後品味,那麼那些話語將會變成一堆枯骨,或是潮水退後留在沙灘上的貝殼。

若望福音寫到:「在起初已有聖言,聖言與天主同在,聖言就是天主」(若:一),這簡短的幾句話已經表露了天主的奧秘,但我們還應再三地細嚼這段文字,領會它每一個字的全部意義,並將心神貫注於照耀我們的聖言之光。聖言,是聖父完美的表達,因聖父的存在而存在,而且自無始之始已是這樣。這一切超越了人的心靈所能承受的,但我們不需要去解悟它,而應該在我的生命與天主的連繫處,深刻地體驗奧理。

猶太人與希臘人稱天主為「聖言」,中國人則稱為「道」,就是言語,或是一切的泉源。在深思若望福音的語句後,由於我們的思想超越時空、語言及人所能掌握的,所以在信德與天主的光照下,這些語句更獲得了意義。但這一切並不是人的智力和感覺所能了解的,而是在人與天主際會的那一點上,才得到一種無法用語言表達的醒覺認識,使我們在最深之處窺見了奧理。

顯然在閱讀聖經時,思念偶爾會在細微的觀察下迷離,但只可迷離片刻,因為不久以後人應該超脫自我,將目光的據點放在天主內,以便能踏入天主的氛圍中。

在聖經中我們所發現的真理,就是耶穌用極簡單的方式向門徒啟示的天主奧秘。門徒雖不是神學家,基督卻使他們意識天主是誰﹔得到這種意識的人才是真的神學家。所以聖經所啟示的奧秘並不是一個謎題,不只是學者或敏銳的人才能了解其意義。事實上,聖經為一位拙樸的婦人來說,也許會比為一位神學家述說出更多的意義。聖經的言語是以天主的方式表達,所以只有謙遜的人才明瞭,也就是說,樸實的靈魂比智者更容易邁向天主的道路,因為對聖經所要了解的,終究不是文字,而是天主。。

上面所說的按聖書作默想,是每一個人都可以作的,因為它並不需要系統、沈默,也不用思考。花費長時間閱讀聖書,或不分心走意,也許有益,但也很可能有害於靈魂,所以並不一定能引領我們作完美的默想。

以默想或靜觀來閱讀聖經,是祈禱的引玉之磚,也是支持和滋養祈禱的來源。祈禱使我們與天主的動作相接觸,因此默想聖經不應該注重釋經﹔如果有必要,則應該在默想以前來作。聖經是天主的動作和臨在的標誌,我們在信德的目光下,透過啟示,在整個聖經中以及人生的一切事上找到天主,從而解脫文字,並在不知不覺中,全心全意繫戀於天主。

神修默觀祈禱小組
目的:整裝待發,隨時儆醒,答覆召喚或與友同行,完成天主眼中完美的我。
態度:我們是神修路上的伙伴,願意互相鼓勵扶持,我們以飢渴慕義的心,神貧的態度,一起走真理與生命的道路。
修練:每天請用10分鐘讀聖經、15分鐘歸心祈禱或念耶穌禱文 (耶穌基督天主子,求禰可憐我)。

Bach Double Violin Concerto in D minor II. Largo ma non tant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csc 的頭像
    ccsc

    神修小會的共融園地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