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二、 歸向父──《若望福音》

第二天,若翰和他的兩個門徒,又在那裏站著,若翰看見耶穌走過,便注視著他說:「看,天主的羔羊!」那兩個門徒聽見他說這話,便跟隨了耶穌。耶穌轉過身來,看見他們跟著,問他們說:「你們找什麼?」他們回答說:「辣比!─意即師傅─你住在那裏?」他向他們說:「你們來看看罷!」他們於是去了,看了他住的地方;並且那一天就在他那裏住下了。那時大約是第十時辰。(若一25~29)

聽了若翰的作證,兩個門徒「跟隨」了耶穌,開始作祂的門徒。這裏若望用了「跟隨」這傳統詞語表明作門徒的意思;但這段經文裏,若望也引入他專有的關於作門徒的詞語:「居住」(menein)。這裏「居住」一詞主要保存了一般的意義。指耶穌住的地方;那天門徒也在那裏住下了。但「居住」一詞也指向一個更深的意義,日後耶穌邀請門徒住在祂內,祂也住在他們內;耶穌以彼此「寓居」的圖像描述作門徒的深邃意義。

《若望福音》除了敘述耶穌的生平言行,也透露祂的內心生活,尤其啟示祂與父的密切關係。耶穌邀請門徒「住在祂內」,意思是分享祂的生命,參與祂和父的親切關係;若望以此為作門徒的核心意義。《若望福音》也告訴我們,復活的主藉著聖神住在門徒內,使他們成為天主的子女。因此,《若望福音》給我們提示了具有聖三向度的基督徒靈修。

(一)耶穌啟示子與父的關係

《若望福音》的結語是這樣的:「這些所記錄的,是為叫你們信耶穌是默西亞、天主子;並使你們信的人,賴他的名獲得生命」(廿31);耶穌是「天主子」,這是《若望福音》的主題。「天主子」這稱呼在舊約應用相當廣泛,可以指天使、以色列民、君王及義人等;但若望的用意不同,透過「天主子」的名號,聖史願意指出耶穌與父的獨特關係;《若望福音》慣常使用的「子」與「父」的絕對稱呼,便是為了表示耶穌與父獨一無二的關係。

在福音〈序言〉若望已用了「聖言」(Logos)和「獨生子」(monogenes)這兩個名稱,表明基督與父獨特及永恆的關係。〈序言〉的開端是:「在起初已有聖言,聖言與天主同在,聖言就是天主」。「與天主同在」的希臘文是pros ton theon,若望專家博泰理(Ignace de la Potterie)指出這話有動態意義,應譯作「向著天主」;這表示在永恆中聖言與天主彼此溝通,進行著愛的對話。〈序言〉第14節說明聖言降生的奧蹟,宣稱這降生的聖言為父「獨生者」。最後,序言提出那降生的聖言、耶穌基督,負有啟示父的任務:「從來沒有人見過天主,只有那在父懷裏的獨生者,身為天主的,他給我們詳述了」(一18)。「在父懷裏」的希臘文是eis ton kolpon tou patros,也有動態意義,應譯作「向著父懷」。這樣,〈序言〉首尾呼應,清晰地把〈序言〉劃分出來。這兩句經文的意思是說,如同聖言從永恆便是在愛的對話中面向著父,那降生成人的耶穌也藉著對父的服從與交付,不斷歸向父懷,這樣啟示了永恆中聖言與父的密切關係。

因此,《若望福音》序言的最後一節不但是〈序言〉的結語,也標明全部福音的主旨。若望在開始最後晚餐的敘述時,更明顯地提出耶穌回歸父的主題,並把這回歸比作耶穌本人的逾越:「在逾越節慶日前,耶穌知道他離此世歸父的時辰已到......也知道自己是從天主來的,又要往天主那裏去」(十三1~3)。在臨別贈言裏,耶穌重申這主題:「我出自父,來到這世界上;我又離開世界,往父那裏去」(十六28)。這話表明耶穌在永恆中「出自父」(ek tou patros),並在時間中「來到這世界上」。耶穌生平便是一個回歸父的歷程;在祂的傳道生活中,耶穌一再聲明祂是由父而來的,這成了耶穌與猶太人爭辯的主題(七28~29;八23, 42;十36)。耶穌與父的密切聯繫,便是基於這種「由父而來,並回歸父」的深刻意識。

《若望福音》描述耶穌的自我意識時,大概受了聖史在耶穌復活的光照下所做神學反思的影響;但耶穌生前享有基本的自我意識,這是無可否認的。拉內(Karl Rahner)從信理神學的角度討論有關耶穌自我意識的問題,他依從多瑪斯(Thomas Aquinas)的哲學原則,主張「存有」(being)與「認知」(knowing)彼此間的統一;認為「存有」包含了內在的光明,對本身享有基本的意識。按照這原則,聖言成了血肉的事實,以及對這事實的自我意識,是同一降生奧蹟的一體兩面。當然拉內也指出耶穌的自我意識,如同常人一般,也有成長的過程,即是從隱含的層面,漸漸達到明顯層面的發展過程。

耶穌格外把祂的在世生活視作父的「派遣」,祂稱父為「派遣我來者」,而自稱是「被派遣者」。「派遣」一詞表明耶穌到這世界上來是為了完成父委託給祂的使命;這使命表達了父的旨意,耶穌的一生便在於悉心遵從父的旨意,完成祂的工程(四34)。「被派遣」也表示耶穌在行事時對父絕對的服屬:「子不能由自己作什麼,他看見父作什麼,才能作什麼;凡父所作的,子也照樣作」(五19)。子不但作父託付的工程(五36),也傳授父的教訓(七16);祂講論的一切都是依照祂由父聽來的(八26~28)。總括來說,耶穌的生平可以綜合於這一句話:「我從天降下,不是為執行我的旨意,而是為執行派遣我來者的旨意」(六38)。

耶穌的行動可以解作服從父的旨意,或效法父的工作;但正如陶德(C. H. Dodd)指出,從更深的層面看,這不僅限於服從或效法父;終極來說,耶穌與父的一致行動是由於祂分享父的生命:「就如父是生命之源,照樣他也使子成為生命之源」(五26)。在生命之糧的言論裏,耶穌說明祂與父擁有同一的生命:「就如那生活的父派遣了我,我因父而生活」(六57);「因父(dia ton patera)而生活」一語表示父是耶穌生命的根源,耶穌活的是與父同一的生命。

耶穌被派遣為了完成父委託給祂的使命,這使命的高峰稱為祂的「時刻」(hora);這「時刻」包括耶穌要通過死亡和復活,從這世界回到父那裏去的逾越奧蹟。耶穌聲明自己便是為了這「時刻」才來到這世界上(十二27);耶穌也把祂的「時刻」與「光榮」(doxa)的觀念連在一起(十二23, 27~28;十七1),視作祂受光榮的時刻。按照若望的解釋,耶穌是在十字架上受光榮;為了表明這意思,若望用了特殊的動詞hypsothenai,這動詞有雙重意義,即「被舉起」及「受舉揚」的意思,《若望福音》論及耶穌被舉起時,這動詞常與「人子」的名號連在一起(三14;八28;十二34);若望也把人子「被舉起」與耶穌的死相提並論:「他說這話,是表明他要以怎樣的死而死」(十二33)。因此,像對觀福音的「人子」一般,若望的「人子」也是通過苦難,然後進入光榮的「人子」。

耶穌的生平啟示了祂與父的密切關係,如陶德提示:耶穌與父的關係是基於永恆中父子的關係,而這關係的核心要素便是愛,這永恆的愛透過基督的奧蹟在歷史中流露出來。首先,基督奧蹟揭示了父對世界的愛:「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三16);也顯示了父對子的愛(三35;五20;十17;十五9;十七23)。基督奧蹟的樞紐是祂對父的愛,這愛表現於耶穌對父的絕對服從(十四31);以及耶穌對父無條件地交付,直至死於十字架上:「完成了」(十九30)。此外,如下文提示,耶穌對門徒懷有無止境的愛(十三1),也表露了為朋友捨掉性命這無可復加的愛(十五13)。

(二)門徒參與耶穌和父的關係

耶穌意識到自己是由父而來,又要回到父那裏去。這回歸父的描述可能使人以為耶穌在世時,與天父之間有一段距離;其實不然,在回歸父的歷程中,耶穌同時體驗到與父密切的結合。在《若望福音》耶穌作了這重要宣言:「我與父原是一體」(十30);耶穌接著以「彼此寓居」及「行動一致」,解釋祂與父一體(十37~38)。在臨別贈言裏,耶穌一再說明祂與父彼此寓居的事實,當斐理伯要求祂把父顯示給他們時,耶穌答說:「誰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你不信我在父內,父在我內嗎?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不是憑我自己講的;而是住在我內的父,作他自己的事業」(十四9~10)。耶穌表明這彼此寓居不是靜止,而是動態的;耶穌是行動的近因,父才是耶穌行動的來源。

《若望福音》的特點在於指出,耶穌與父的彼此寓居是門徒與耶穌,以及門徒與父彼此寓居的模型和根基。因此,耶穌不但揭示祂與父彼此臨在(十四9~11),並且宣稱門徒也被引進「我在父內」的關係:「到那一天,你們便知道,我在父內,你們在我內,我也在你們內」(十四20)。在最後晚餐的祈禱中,耶穌以祂和父的彼此寓居,作為門徒也「在我們內」的典型和來源(十七21)。因此,為了參與耶穌和父之間的關係,門徒必須首先與耶穌結合;就如耶穌和父的關係表現於愛與服從,耶穌也邀請門徒透過愛與服從和祂結合,以便分享祂與父的關係:「誰愛我,必遵守我的話,我父也愛他,我們要到他那裏去,並要在他那裏作我們的住所(monen)」(十四23)。

在臨別贈言裏,耶穌以葡萄樹的比喻解釋門徒與祂的聯繫(十五1~6)。這比喻的主要詞語是「居住」(menein),或譯作「存留」;比喻的主旨可見於以下經文:「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條;那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的,他就結許多果實,因為離了我,你們什麼也不能作」(十五5)。「那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一語,表示門徒與耶穌彼此寓居,密切結合,分享同一的生命。這比喻沒有直接指明耶穌與父的關係,是門徒與耶穌之關係的模型。但有關生命之糧言論的一句話,可作這方面的補充:「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就如那生活的父派遣了我,我因父而生活;照樣,那吃我的人,也要因我而生活」(六56~57)。「因父(dia ton patera)而生活」與「因我(di’eme)而生活」,彼此對稱;dia有「藉著」的意思。這句話表明耶穌是門徒生命的來源,就如父是耶穌生命的根源一般。

聖經學者一般以若十五1~17為一整體,可分為兩部分。布朗(Raymond E. Brown)提出以下的分段:其一,若十五1~6(葡萄樹的比喻);其二,若十五7~17(比喻的解釋)。這兩部分的連繫格外可見於「住在」(或譯作「留在」、「存在」)及「結果實」這兩個詞語;7~11節也可視作兩部分的連接。「結果實」一詞在比喻本身(1~6節)出現共五次,但沒有說明結什麼的果實;第二部分(7~17節)內容特別是為了解釋「結果實」的含義。此外,葡萄樹的比喻主要論及門徒與基督本人彼此寓居的主題,第二部分引申了這彼此寓居的內涵,也包括耶穌的「話」和祂的「愛」:「我的話也存在你們內」(若十五7);「你們應存在我的愛內」(若十五9)。

「存在我的愛內」這邀請成了第二部分的主題:「正如父愛了我,同樣我也愛了你們;你們應存在我的愛內」(若十五9)。「正如」(kathos)一詞不但表示愛的方式,更表示愛的來源;「正如父愛了我......」表明耶穌是以父對祂的愛去愛門徒;門徒也該存在這同一愛內。這愛不僅是一種情感或善意;這愛的交流構成天主本身的生命。假如枝條與樹身的連繫沒有直接提及門徒與父的關係,「存在我的愛內」這言論卻顯示父是愛的根源,存在耶穌的愛內便是存在父的愛內;這來自父的愛便是貫通樹身與枝條的生命。

耶穌進一步說明門徒該如何存在祂的愛內:「如果你們遵守我的命令,便存在我的愛內,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而存在他的愛內一樣」(若十五10)。這裏耶穌再次提出「愛」與「誡命」的連繫,並宣示這誡命的內容說:「這是我的命令,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若十五12)。前面說「如同父愛了我」,這裏說「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如同」表明這是同一的愛的交流,這愛由父通傳給耶穌,又由耶穌通傳給門徒,然後在門徒之間彼此通傳。這正好與葡萄樹的圖像配合:這愛好比生命的交流,從樹根傳到樹幹,再由樹幹通傳到各枝條。

為了解釋「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耶穌繼續說:「人若為自己的朋友捨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若十五13);這話是指祂自己說的。可見這「如同」是極富挑戰性的,表示耶穌本人是這愛的準則;在最後晚餐開始時若望這樣說:「他(耶穌)既然愛了世界上屬於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若十三1),此處耶穌說:「誰若為了自己的朋友捨掉性命......」,充分顯示出這愛的標準是無止境的,直至為朋友捨掉性命。因此,像對觀福音一般,若望也指證耶穌是為別人而生存的(pro-existence)。「為朋友捨掉性命」的言論,一面啟發門徒對基督之愛的感戴;一面也激勵日後殉道者,不惜為基督捨掉性命,以回應祂的愛。

正如父在耶穌身上的寓居是動態的(若十四10),門徒和耶穌的彼此寓居也不是靜止的,必須「結果實」;這果實便是實踐愛的命令,把基督的生命與愛通傳給弟兄姊妹們。

(三) 復活的主藉聖神住在門徒內

耶穌啟示了子與父的關係,也邀請門徒參與這關係。門徒必須住在祂內,祂也住在他們內;這樣,門徒才可以分享耶穌與父的關係。耶穌升天後,復活的主便是藉著祂賞賜的聖神住在門徒內。

在臨別贈言裏,耶穌一再向門徒談及另一位「護慰者」(parakletos):「那護慰者,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派遣來的聖神」(若十四26);耶穌撫慰門徒不要因祂離去而憂愁:「我去為你們有益,因為我若不去,護慰者便不會到你們這裏來;我若去了,就要派遣他到你們這裏來」(若十六7)。耶穌固然要離門徒而去,但這「另一護慰者將永遠與你們同在......你們認識他,因為他與你們住在一起,並將在你們內」(若十四16~17)。耶穌也稱這護慰者為「真理之神」:「當那一位真理之神來時,他要把你們引入一切真理......他要把由我所領受的,傳告給你們」(若十六13~14;參閱:十四17;十五26)。這另一位護慰者、真理之神,與耶穌在世時的角色相似,布朗指出,復活的基督便是透過這另一位護慰者,在教會內繼續臨在;耶穌復活升天,回到父那裏去,現在這復活的主是藉著聖神住在門徒內。

博泰理引述《若望福音》三段經文,說明耶穌是聖神的分施者:

活水的許諾(若七37~39)

「在帳棚節的最後一天,耶穌站在聖殿庭前呼喊說:『誰若渴,到我這裏來吧!凡信從我的,喝吧!就如經上說:從他的心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七37~38)。按照兩種不同的分句方式,「從他的心中要流出......」,可以指從基督心中,或從信徒心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但耶穌既然邀請口渴的人到祂那裏喝水,這表示祂本人是活水的泉源。這裏耶穌引用的聖經出處不明確,布朗認為應以梅瑟擊石取水的事蹟,作為耶穌所引用經文的背景(出十七6);而這磐石已被保祿宗徒視為基督的預像(格前十4)。緊接著耶穌的邀請,若望加上解釋說:「他說這話,是指那信仰他的人將要領受的聖神,聖神還沒有賜下,因為耶穌還沒有受到光榮」(七39)。如上文提及,耶穌受光榮的時刻,是指祂被高舉在十字架上的時刻。

許諾的象徵性實現(若十九34)

若望記載耶穌死後,「有一個兵士用槍刺透了他的肋膀,立時流出了血和水」(十九34);聖史鄭重其事地為這象徵性的一幕作證。有關這經文,教父們寫下了富啟發性的詮釋,其中不少以此為教會誕生的象徵:教會就像新的厄娃從新亞當(基督)洞開的肋膀誕生了。教父也以從耶穌被刺透的肋膀流出的水,比作活水許諾的象徵實現。從肋膀流出的水是聖神的象徵,這也可以從另一經文得到佐證:耶穌「就低下頭,交付了神魂(paradoken to pneuma)」(十九30);這話有雙重意義,一面說耶穌斷了氣,一面也提示耶穌死時把祂的神賜給了教會。

復活的主把聖神賜給門徒(若廿19~22)

活水的許諾在十字架上獲得象徵性實現,但這許諾具體的實現卻要等待耶穌復活那天晚上;當耶穌顯現給門徒時,祝福了他們,並向他們噓了一口氣,說:「你們領受聖神吧」(廿22)。耶穌以噓氣的行動把聖神賜給門徒,這噓氣回應了天主創造時向亞當的噓氣(創二7),宣告耶穌復活帶來新的創造。「氣」也是希伯來文「聖神」(ruah)的意義;通過耶穌這一口氣,祂的神便進入門徒身上,復活的主便居住在門徒內,讓他們分享祂的生命。聖神是復活的初果,為此,復活的基督對門徒的第一個行動便是賞賜聖神。

耶穌把祂的神通傳給門徒,目的是為了讓門徒參與祂和父的密切關係;這思想也可以從耶穌與撒瑪黎雅婦人的談話中看到。談話中婦人問耶穌究竟應該在撒瑪黎雅的革黎斤山上,抑或在耶路撒冷朝拜天主;婦人的問題是關於朝拜的地方,耶穌卻認為朝拜的方式更為重要,因此,祂回答說:「然而時候要到,且現在就是,那些真正朝拜的人,將在神和真理內朝拜父」(四23)。「在神和真理內」的原文是en pneumati kai aletheia,以往有人把「神」解作人的「心神」,加上耶穌在上文所說,「你們將不在這座山,也不在耶路撒冷朝拜父」,便認為耶穌在此處提出一種個人內心的崇拜,藉以取代團體和外表的崇拜。但這種想法與新約有關基督徒團體崇拜的敘述,以及《若望福音》對聖事象徵的重視,持有根本的抵觸。

博泰理引據教父詮釋,指出「在神和真理內朝拜父」是有關聖三的經文,意即「在聖神和基督(真理)內朝拜父」。首先,耶穌把婦人有關「朝拜天主」的問話轉為「朝拜父」;其次,這裏的「神」也不是指人的心神,卻是指天主聖神。這可由下一節經文看到:「天主是神......」(四24),布朗認為這「天主是神」的意思不是要說明天主的「本性」是非物質的精神體;卻是要表明天主與我們的關係,及對我們採取的行動,即說明天主把聖神賜給我們,使我們「由水和聖神而生」(三5),成為天主的子女。「在神內朝拜父」表示受了聖神的啟發,以子女孺慕之情向父作的朝拜。

至於「真理」的意義,在《若望福音》格外指基督本人,以及祂帶來的啟示;這啟示的精華便是祂與父的密切關係;而啟示的目的是為了使那些相信祂的人成為天主的子女(一12)。真正朝拜父的人必須接受耶穌的啟示,參與祂作兒子的身分和心態,在基督內朝拜父。因此,一位中世紀本篤會院長魯伯特(Rupert of Deutz)說:「『在真理內朝拜父』究竟有什麼意思?這無非是說要住在子內,和祂一起呼喊父」。按布朗的解釋,en pneumati kai aletheia可譯作「在神和真理內」,也可以簡單譯作「在真理之神內」;是聖神引領我們進入基督啟示的真理,並讓我們參與祂作兒子的意識。

保祿格外發揮了聖神使我們參與基督作子的意識這思想,在《羅馬書》保祿稱我們領受的聖神為「義子之神」(pneuma huiothesias),這聖神與我們的心神一同作證:我們是天主的子女;並啟發我們呼喊:「阿爸,父啊!」(羅八15~16)。在《迦拉達書》保祿也指稱,我們成為天主子女是因為領受了祂兒子的神:「為證實你們確實是天主的子女,天主派遣了自己兒子的神,到我們心內喊說:『阿爸,父啊!』」(迦四6)。「阿爸」(abba)是耶穌對父極親切的稱呼,現在門徒受了聖神啟發,分享耶穌作兒子的意識,並和祂一起呼喊「阿爸,父啊!」。這便是《若望福音》耶穌所說「在神和真理內朝拜父」的意義。

「在神和真理內朝拜父」,這是基督徒禮儀崇拜的基本模式,彌撒感恩經結束時的〈聖三頌〉(doxology)代表禮儀祈禱的高峰,也表達了這真正崇拜的模式:「藉著基督,偕同基督,在基督內,並在聖神的共融中,一切崇敬和榮耀歸於你,全能的天主父......」,這真正朝拜的活水在禮儀中格外顯得活躍,但在我們個人默禱的時刻,以及全部基督徒生活中,我們也該經常靜下來,聆聽這活泉在我們心中潺潺流動,催使我們歸向天父;就如教父安提約基的依納爵(Ignatius of Antioch)論及聖神說:「在我內的活水不斷喃喃細語說:來,到父那裏去吧!」

結論:馬爾谷和若望的配合

不論馬爾谷或若望,新約福音靈修的基本特點是顯示門徒與基督的關係,以基督為門徒的典型,指出基督徒靈修的核心意義在於「跟隨基督」,與基督結合。在描述耶穌是誰時,兩位聖史有不同的重點,若望著重耶穌與父的聯繫,馬爾谷卻側重耶穌是受苦的人子、默西亞。在論及門徒時,馬爾谷強調門徒必須背著十字架,跟隨基督;若望卻宣稱門徒應住在基督內,參與祂和父的密切關係。

重點雖有不同,但兩位聖史刻畫的基督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特點和意義。《若望福音》的主題是描述耶穌與父的關係:耶穌由父而來又要回到父那裏去;祂是被父派遣的,要完成父委託的使命;祂的生平表現了對父絕對的服屬。但在《馬爾谷福音》也可以看到耶穌對父的服屬和交付,在首次預言受難時耶穌說:「人子必須受許多苦......」(谷八31);這「必須」(dei)表明人子受難與天主的救恩計劃有關。耶穌在第二次預言受難時說:「人子要被交在人手中」(谷九31a);聖經學者把這「被交付」視作有關天主的被動式(divine passive),暗示耶穌是被父所交付(參閱:羅八32)。耶穌不但了解自己的苦難聖死與天主的救恩意願有關,在山園祈禱時也用了「阿爸」(abba)的稱呼,向父作了完全的交付(谷十四35~36)。

就如若望的主旨是揭示耶穌與父的關係,馬爾谷的主題是描繪耶穌是受苦的人子,是為了別人而生存者(pro-existence;谷十45)。可是在《若望福音》也可以找到這馬爾谷的主題,《若望福音》三次提及人子要被高舉起來(若三14;八28;十二34),「被舉起」是指被釘十字架的意思;因此,若望的人子也是受苦的人子。在臨別贈言,耶穌授給門徒愛的命令:「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人若為自己的朋友捨掉牲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若十五12~13);耶穌以身作則,給門徒留下愛的最高標準。為此,若望不但顯示耶穌是受苦的人子,也是為了別人而生存者。這樣,馬爾谷和若望共同把耶穌生平兩個最基本特點彰顯出來:「歸向父」及「為了別人」;這兩個特點,一縱一橫,構成了代表基督的標記─十字架。這個以基督為中心,及貫通縱橫的十字架,也是基督徒靈修的最佳標誌。

至於門徒與耶穌的關係,馬爾谷主要用了「跟隨」一詞,耶穌邀請門徒跟隨祂,也列出作門徒應有的條件。若望也用了「跟隨」這詞語,但為了更深入描述門徒和耶穌的關係,若望用了「居住」一詞:門徒住在祂內,祂也住在門徒內。《若望福音》也引入有關聖神的言論,敘述復活的主把聖神賜給門徒,並藉著聖神住在門徒心中,使他們分享耶穌與父的關係。門徒必須偕同基督,在聖神內,歸向父;這便是「在神和真理內朝拜父」(若四23~24)的意義。因此,《若望福音》展示了基督徒靈修的聖三向度;而且,透過有關「聖三寓居」的言論,以及「活水」、「生命之糧」、「葡萄樹比喻」等言論,《若望福音》蘊藏著濃厚的神秘思想,成為日後基督宗教神秘傳統的泉源。

原載《神學論集》第153期(2007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csc 的頭像
    ccsc

    神修小會的共融園地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