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栽培領袖》第十一章: 「我們的行事之道」(十二月份)
(本章引言人是許建德)
一、內容摘錄

本書提到各樣的領導者特質以及人生要件,最終,這些都要彼此搭配整合得好,才能造就一個和諧的整體人生。一個人首先要瞭解自己的所長、想追求的是什麼,然後才能自我定位,選擇自己的生涯和生活方式。(p.277)
一個人的價值觀與工作方式必須形成一種和諧互補的整體,亦即耶穌會說的「行事之道」。耶穌會士的工作,與他們的人生價值(自覺、才智、愛心、及英雄豪氣)相互補強,這是成功人生最重要的因素,但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尤其是現實中的密集和持續的不斷改變,常常使人變成漫無目的地漂泊。(p.277-78)

(一)相互補強的原則

1. 強勢文化不見得能夠孕育出傑出的表現,但是當三種關鍵特質具備時,強勢文化能促成卓越的成果:(1)文化的強勢以具體的方式呈現,指導著員工的日常行為,(2)強勢文化跟公司的策略相輔相成,(3)強勢文化不會阻礙改變,而能夠提升調適的能力。(p278-79)
2. 此外,如何讓「永恆的價值觀」和「改變更新的動力」這兩個看似互相矛盾的因素得以成功地整合,也是件極重要的事。以耶穌會士而言,善加運用會士們協助人靈的個人承諾(不變的理念),同時鼓勵改變和創新,無論去哪裡、做什麼事都盡其所能的意願(更新的張力),就是最好的例子。(p.279-80)
3. 以耶穌會的個案而論,這兩種價值都已織入核心使命:保持彈性、機動、與創新以協助生靈,並時刻不忘獻身於使命。這些價值不相衝突,它們彼此補強。(p.281)

(二)如何都能結為一體

「行事之道」的四大原則(自覺、才智、愛心、及英雄豪氣)如何整合?

一個人能否自覺,關鍵在於能否找出促成進取的核心價值與信念,但才智鼓勵人擁抱新作法、新策略、新構想與新文化。自覺與才智看似彼此矛盾,但兩者之間密切相關。一旦融合,活力油然而生。(p.282)

(二之一)自覺促成才智
唯有對自己的前途了然於胸,清楚明白自己在什麼問題上必須堅持的人,才能掙脫束縛,信心十足地進行實驗。(p.283)

(二之二)才智提升自覺
在瞬息萬變的生活方式中所需要的才智,以及新構想、新文化、新挑戰也帶來永無止境的機會,使會士們提升對自我的認識。(p.283)

(二之三)英雄豪氣激發才智
當羅耀拉向葡萄牙的耶穌會士提出一種充滿英雄豪氣的期許,他們明瞭唯有透過極大規模的改革和創新,才能達到這個期許。(p.284)

(二之四)自覺引發愛心和英雄豪氣
透過神操,耶穌會士知道他們自己是具有獨特尊嚴的才賦之士:他們擁有自我的愛心。由於知道他們本身為人所愛,基於對本身尊嚴的重視,他們培養出對他人的抱負、潛能、與尊嚴的重視。就這樣,自覺助長了愛心,而愛心激發了英雄作為。(p.285)

(三)快速變化世界中領導造就的人生

這樣的說法似乎太過於簡單,只要堅守這四項相互補強的原則,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羅耀拉和每位耶穌會士都知道現實生活並非如此。這種模式的最佳表率,正是有時似乎無法堅守這些原則的耶穌會英雄。在他們的人生中,進退兩難的窘況層出不窮,無解的問題也不斷出現,而人性的弱點也使原本複雜的人生選擇更加變幻莫測。湯若望正是這樣的一個例子。(p.286)

(三之一)中國境內的耶穌會天文學家
在中國的利瑪竇發現中國人對幾何學、星盤術不十分重視,比較關心的是星象、日月蝕的計算和曆法的學問。因此他要求派遣一位天文學家的會士到中國。但是他的呼籲如同石沉大海,一直到他去世了以後,才由伽利略的門生鄧玉函率領了二十二位耶穌會士出發到中國,但是真正抵達的只有四位,包括鄧玉函和湯若望。(p.288-89)

(三之二)打破宗教對抗的藩籬
當時伽利略因為倡導太陽中心論已經和教廷有了爭論而畏首畏尾。鄧玉函轉而求教於新教徒的另一天文泰斗,克卜勒提供了詳細文件及說明,幫助鄧玉函替中國皇室解決了曆法上的難題。(p.291)

(三之三)天意
利瑪竇早在1605年即要求耶穌會派遣天文的支援人才,克卜勒寄給鄧玉函的信在1627年抵達北京。而其時正巧是天主教徒徐光啟負責曆法維修與改革,因著這個機緣,鄧玉函才有機會精確地預測1629的日蝕,為耶穌會贏得改革中國曆法的授權。克卜勒的這封信來得及時,因為日蝕後不到一年,鄧玉函與克卜勒都死了。而徐光啟在日蝕後四年也過世。但是耶穌會士在中國的曆法改革上的地位已經站穩。(p.292-93)

(三之四)曆法改革家湯若望
湯若望替補了鄧玉函過世留下來的空缺,並且繼續發揚光大。(p.293)

(三之五)大砲製造者湯若望
不久,明朝因為與滿清的戰事告急,需要大砲以保衛皇朝。明朝官員認為湯若望既然可以運用天文設備,必然也會建造大砲。湯若望雖然抗議,認為這是天主教徒的有所不為,但是不被朝廷所接受。(p.293-94)

(三之六)造大砲是天命?
湯若望藉著先前在澳門協助葡萄牙軍隊,以大砲大退荷蘭人(新教徒)的經驗,監督製造了近五百門大砲。但是這些大砲沒有機會試驗,明朝已經亡國。(p.295-96)

(三之七)滿清皇朝國師湯若望
經過一番奇怪的轉折,湯若望發現他非但沒有因為在前明擔任過軍事要職而遭受制裁,反而獲得晉升,成為天文局的負責人。他的官階在九品官制中扶搖直上,官拜御前大臣,在歐洲人中,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p.296-97)

(三之八)皇帝瑪法湯若望
利瑪竇用天文學與西方科技作為進身階的策略果然有效。鄧玉函和湯若望也先後利用他們的知識和專業,在中國朝廷中取得有影響力的要職。但沒有人預知湯若望最具影響力的職位不是天文局負責人,也不是御前大臣,而是瑪法,亦即順治皇帝的“祖父”。順治自幼即認識湯若望,後來父母雙亡,又被攝政大臣從家鄉帶到北京,扶上皇位。寂寞需要慰藉的心靈,請湯若望作為他的瑪法。因著這層關係,湯若望成為朝中紅人。(p.298)

(三之九)建築師湯若望
當耶穌會得到允許,要在北京建造一座一百尺高的巴洛克式教堂時,責任又落到湯若望身上,成為教堂的建築師和承包人。(p.298-99)

(三之十)湯若望在中國有後?
在順治皇帝催促下,湯若望認養了一個孫子。在中國人眼中,無後為大。他們不了解耶穌會士的生活,而湯若望也無法解決皇帝的好意。(p.299-300)

(三之十一)罪人湯若望
湯若望脾氣不好,在中國的耶穌會團隊因此起了內訌,事情傳到梵蒂岡,但是教宗站到湯若望的一邊。讓湯若望從高位上跌下來的是順治皇帝在二十四歲的死亡。湯若望在朝廷上的敵人趁機攻擊他,給他按上罪名。本來要處凌遲之刑,卻因處刑當天的一場地震而獲得從輕發落,獲許回到自己家中。其時,湯若望已全身癱瘓,不到一年就過世。臨終前寫下給耶穌會兄弟的告白,承認自己的諸多不是,並請他們原諒。(p.301-02)

(四)謹守原則的一生

羅耀拉知道大千世界變幻複雜,進入如此世界的耶穌會士必將面臨艱難的選擇。也因此,神操教導學員如何做出良好而正確的分辨,強化每一位學員的判斷力。所謂分辨指的是如何重要的人生抉擇,包括一連串的角色扮演。(p.303)

當湯若望在世的最後幾天,他回想到神操中有關臨終前的角色扮演,只不過這一次他確實已經置身於臨終前的病榻上,這一次不再是想像的神操。耶穌會士每天要做兩次反省,重估目標,從錯誤中學習,並調整自己的途徑。湯若望在他的人生旅途中,做過四萬餘次這樣的省察之後,他坦承仍然犯下不少錯誤。(p.304)

一個人不可能畢生不犯錯誤。但正是在這樣一種有瑕疵的人生旅途中,湯若望體現了一種和諧的領導人生。他整個人生,無論是成功或是失敗,都是一種領導典範。(p.304)

(四之一)以冒險來領導
湯若望在臨終時列舉了自己犯的許多錯誤。當然,為了避免這些錯誤,他可以一開始就不接受領導的風險。錯誤隨冒險而出現,但不冒險等於迴避領導,等於浪費個人的潛能。不冒險或許讓過失較少,但也意味較多的“原來可望達成卻未能達成的遺憾”。(p.305)

(四之二)變與不變
湯若望的形象似乎不斷在變。他在外表的改變(從歐洲修士的服飾,轉變到明朝中國人蓄長髮、留長鬍,再到滿洲人剃光頭留長辮的習俗),正標示他個人內心深處的轉型。使湯若望持續變化的人生有一種和諧性和整體性的,是他對一套目標與價值觀的畢生承諾。它們是他一生中保持不變的唯一事物,但也是他一生所需求的唯一事物。(p.306)
發現自己的人生原則,以及根據這些原則而許下追求的承諾,是最重要的。唯有經過這個過程,人生才能從一連串散漫無章的零碎事件轉型為一種整體、和諧的人生。(p.306)

(四之三)領導人必須堅忍
我們過分注重領導人的成功,而疏忽了在這之前的多年準備、生活習慣、價值觀、經由顛沛流離而學得的自我認知、以及不斷前進的勇氣和意志。(p.307)
領導人所以堅忍,不僅出於自負、篤信、以及對他們價值觀的承諾,他們之所以堅忍,也是因為他們在深具信心、樂觀、與愚蠢的同時,又懷著謙卑之心,使他們希求他們的努力終有一天,能以他們既無法預期、也無力控制的方式在什麼地方開花結果。(p.308)
耶穌會士們透過自覺、才智、愛心與英雄豪氣等原則的體現,向我們揭示一種生活方式,以及一種使人生完整的方式。(p.310)

二、心得:

1. 一個人的價值觀與工作方式必須形成一種和諧互補的整體。

2. 本書中的領導四大原則(自覺、才智、愛心、及英雄豪氣)也要整合,才能有一個完整的人生。

3. 一個人不可能畢生不犯錯誤。但正是在這樣一種有瑕疵的人生旅途中,我們才能實踐一種和諧的領導人生,無論在成功的巔峰或是失敗的幽谷,都要堅持。

三、分享議題:

1.本章的重點在於整合,四大原則(自覺、才智、愛心、及英雄豪氣)互相配合,例如自覺促成才智、才智提升自覺、英雄豪氣激發才智、自覺引發愛心和英雄豪氣等,請你談談你的看法,或是分享你的經驗。

2.什麼是你生命中不變的原則?什麼是你生命中不斷更新的事項?

3.小會中的宗旨、精神、生活態度如何跟你的生活方式整合?請你談談你的看法,或是分享你的經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