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傳海,謝謝你的分享。你心中的問題以及追求的目標很多跟我的雷同,其實大部分人或多或少也都想過這些,有的人想想就算了,你我大概算是比較執著的人,锲而不舍,是不是?

寫這封信,只是想跟你分享我的經驗。

1. 聖經

對我而言,想對聖經有更深的瞭解不是太大的問題。聖經研究在過去兩百年有突飛猛進的進步,在美國可以找到許多英文資料,都是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我曾經在網上修過導讀的課,因此對聖經現在比較有爭議的問題,大致還知道來龍去脈。我不喜歡跟基督教那些基要派(fundamentalists)的人討論,因為不會有什麼結果。一般來說,現在的學者沒有人把四部福音當作歷史或是耶穌的傳記來讀。

聖經學也是一門專業學問,不是各說各話,誰說了算。聖經研究在過去兩百年有突飛猛進的進步,今天聖經學裡的大部分議題,主流派的學者們,包括天主教與新教(基督教),大都有共識,只有極少數基要派(fundamentalists)的學者還持異議,不幸在美華人的新教徒許多都屬於所謂的地方教會(local churches),他們不接觸基督教的主流教派,像長老會、浸信會等,只是自己閉門造車。跟他們談聖經只是白談。

為了不在原地打轉,我曾經修過新約和舊約導讀的課程。好處除了緊湊地可以知道聖經學研究成果之外,也可以知道那些作者的書值得一讀。因為在美國可以找到許多英文資料,都是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但是有的難,有的易讀,有的只講自己的意見,有的會綜合其他學者的看法。在臺灣,光啟在過去十年也陸續翻譯了一套新約的釋經叢書,可以做參考。你或許也是如此在做。如果還沒有,我很鼓勵你開始。現在美國天主教大學有許多網上教義課程,不是為選學分的,為我們算是最方便。

2. 教會

對教會,以前我只是懵懵懂懂的瞭解一些,後來修了教會學及教會史的課程以後,算是有了敲門磚,知道如何繼續往前走。我在早期教會以及教義發展史兩方面上下了些功夫,讀了不少書。對我們教會一大堆的道理教義中,哪些是核心的道路,哪些是邊緣次要的,有了稍許的瞭解。對我們信仰中的某些大道理(像救贖論、原罪論)的發展,也稍微有些瞭解。因為如此,我比較不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3. 信仰

相信耶穌是我們的救主是我們信仰的核心,但是耶穌救贖的意義,在教會兩千年的歷史中主要有三個不同的解釋,教會一直沒有明確地說哪一個是對的,哪一個是異端。而且主流的說法在第一個一千年和第二個一千年也不一樣。我自己最喜歡的是相信耶穌的救贖在於他宣講慈愛的天父以及天國的喜訊,以他的教導,帶我們回到天父身邊。

我覺得信仰是生活用的,不是拿來做學問的。因為我相信耶穌是救主,也相信耶穌建立了聖體聖事,所以我喜歡參加感恩聖祭(彌撒),喜歡領聖體。望過彌撒,我喜歡有一段時間靜下來,跟在我身上的耶穌共處。我用的方式是默觀祈禱。

4. 默觀祈禱

默觀祈禱在我們教會,尤其是東方教會(後來分裂,成為希臘正教)有很久的傳統。這個傳統後來也傳入西方教會,我們教會裡的本篤會就是這一支相傳下來的,牟敦神父(Thomas Merton)的熙篤會以及黃克鑣神父的聖本篤嘉默道會都是本篤會的一支,他們也都做默觀祈禱。聖女大德蘭、小德蘭、以及聖十字若望的聖衣會也是做默觀祈禱的。

在亞洲,印度教、佛教也都有默觀,禪宗的坐禪即是一例。在某些方面,亞洲的默觀歷史更久,也更講究。許多基督徒也都向他們學習。

5. 人生問題

我是天主所造,我是天主所愛,這是我們教會的教導,我也都相信。可是對於我是誰,有沒有靈魂,死後哪裡去,猶太人沒有確切的講法,耶穌也說得不多。倒是我們教會傳到了歐洲以後,採用了許多希臘人的說法,例如靈魂不滅、靈魂肉體對立等等。

佛教的一些關於這個世界的教導,我覺得很有道理。比方:世界上沒有恒久不變的事和物,包括在內;現在的我是許多前因的果,我今天的一思一言一行也都會影響到他人以及我自己,所以我要謹言慎行;我也喜歡佛教講的「無我」,這個很難講清楚,聖嚴法師用比較通俗的話說,無我就是沒有恒久不變的我。耶穌也講過,要喪失自己的生命,才能獲得生命,可能有些同工異曲。現代的心理學也「證明」了:我們通常以為是「自我」的self-conscious並沒有像我們想像的能夠完全掌控我們的思言行為。

即使我是「無我」,也不影響我的我是天主所造,我是天主所愛」信仰,天主造的不必恒久不變,不斷演變的,天主一樣能愛。為我最重要的是天主與「我」有一份關係。

今天的基督徒都相信靈魂不滅,人死了以後,好人就到天主那裡,惡人就下地獄。其實教會官方的教義是人在世界末日公審判的時候,天主才把好人惡人分開。佛教的講法是輪迴,為不相信「無我」的佛教徒,無我如何輪迴,有一套很精深的說法,我不完全懂,倒也沒什麼關係。因為我知道應該重視是此時此地如何活得有意義,生前死後都不是我現在最關心的事。

至於怎樣才算有意義,為我而言,我要學著「自由自在」的生活。有的人或許認為「自在」就是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我心目中的自在,是讓我的生活不被許多舊習慣所控制。現代的心理學家有一個說法,就是人類在演化期間,養成了許多根深蒂固的習慣,在不知不覺當中,左右著我們的言行生活。我要學著對這些習慣敏銳些,要學會覺察它們的蠢蠢欲動,不讓他們做我的主人。

如何具體的學呢?我的方法就是先前提到的默觀祈禱。默觀祈禱有兩種作用,一是專注,另一是覺悟。另外,我們教會的說法是天主的聖神住在我們內心的最深處,當我們完全靜止時,會在心底與祂相遇。默觀祈禱不是講道理,而是你說的「修煉」。我先前說的「信仰是生活用的,不是拿來做學問的。」也是這個意思。

好了,一講就是一籮筐。先在此打住。祝福暑安。

建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csc 的頭像
    ccsc

    神修小會的共融園地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