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栽培領袖》第七章: 全球化、多角化、本土化:十六世紀版本(八月份)
(本章引言人是梁仲容)

1、 主要內容(p.143~P190):共分 19 各標題。
(一)「找我就找對人了!」(P.143)
1.「夠好了。我已準備就緒」(pues sus, heme aqui)
2.方濟沙勿略是「耶穌會士的才智」化身與寫照。所位才智就是一經知會,能夠立即起身前往全球各地、全力遂行一項良機的敏捷性。耶穌會才智最主要的標記,在於使這些行為有其可能的特質---想像力、調適力、創意、彈性及迅速反應的能力。
3.羅耀拉要求學員要有調適能力與創意,他還運用神操,確使他們採納調適與創意有其可能的行為、態度與世界觀。(P.144)
4.耶穌會的才智有兩個重要成分:「持平之心」,使會士們可以進盡情全力追尋新理念與機會;「成就愛心的默想」,使會士們擁有一種神愛廣被全球的樂觀的世界。
5.神操使方濟沙勿略等早期耶穌會士擁有才智;羅耀拉於是讓他們踏入世界、放手領導。

(二)大計畫、小事業體(P.144)描述耶穌會事業體發展海外版圖的第一個大好時機約西元1488~1544年左右,由於適時把握此難逢之機,故而崛起於世界舞台。

(三)隨遇而安(P.148)描述方濟沙勿略孤身一人奉派前往印度,展開印度之旅的艱辛過程。

(四)遠離家園當家常便飯(P.149) 描述方濟沙勿略及其他會士如何開疆闢土發展耶穌會的事業體。

(五)新世界的新事業(P.150) 描述方濟沙勿略已使小小的耶穌會事業體在今天的印度、馬來西亞、印尼、日本及波斯灣的港口荷穆茲有了自己的據點。他獨自撐起耶穌會在亞洲的一片天,締造了一個成就非凡、「如果我建立起來,他們就會來」的故事。從而展現耶穌會管理人至重的神聖雄圖;他在受命後一天內動身前往亞洲,顯示耶穌會鼓勵會士們耕耘的持平之心;他為耶穌會塑造最有利的方向,表露為耶穌會奉為圭臬的企業本能。

(六)偏離古典修會傳統(P.154)概述羅耀拉拋棄一切對耶穌會構成障礙的傳統修會作法。

(七)擁抱世界,而不是從中抽身(p.155)概述16世紀基督宗教主流修道的生活情形,和耶穌會要旨不相符合。

(八)邊做事邊祈禱(P.156)描述羅耀拉對本篤修會的規章提出不同的看法。

(九)新世代(p.158) 描述聖方濟和聖道明為因應新世代的來臨,也實驗修道生活新做法,為修道生活的重心重新調整。

(十)為全球性成長而奮鬥(p.159)描述聖方濟、聖道明及依納爵羅耀拉各自為自己的修會積極發展全球的事業體而奮鬥。但依納爵羅耀拉的耶穌會士改變定
時集體的祈禱方式,採用乘工作餘暇,各自進行祈禱,這是一種飛躍,它創造的空間使耶穌會士得以把握突如其來、始料未及的機會,以協助人靈。

(十一)任務是機會而定,而不以嚴格的定義為基礎(P.162)此段明確指出:羅耀拉不願意束縛耶穌會士,於是為任務做了註解:「本會的目標是,奉(教宗)命或本會上司之命,透過在世界各地的旅行,進行傳教、聽人告解,並運用一切其他可行手段協助人靈。」協助人靈的工作,只要是一位自覺的耶穌會士與他的長官認為可行的皆可,羅耀拉沒有限定他的耶穌會士必須從事甚麼特定工作,他只是告誡他們避開那些可能拖累他們、或使他們的策略彈性受限的工作。
早期的耶穌會會士憑藉神操練就的持平之心的沉思功夫,超越各種可能的障礙,也為了因應其他的挑戰,討論出應變的敏捷性及培養新人具備這種敏捷性。每位新進學員都要奉派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基督信徒對抗自然要素」的長途旅行。這項挑戰的意義:唯機智、機動、有創意、不受牽掛、能夠獨立運作的人,才能成為耶穌會士。

(十二)在俗世、而不是在修道院牆內尋找天主(P.164) 羅耀拉的副手傑洛尼莫納達爾在歐洲各地巡迴旅行,闡述耶穌會士投身於機動運作的思維與生活方式:「…,在沒有一個專屬自己的地方時,他們才能置身於最平和、最喜樂的住所。」「…,整個世界成為我們的家。」速度、機動性、想像力與彈性是目標,所有障礙物都必須清除,包括修士生活慣常的一些作法。羅耀拉堅持,「真正克己之士,只需透過一刻鐘的祈禱就能與天主結合。」他認為耶穌會會士行動使命的成功與否,取決於能否找出在無損於行動的情況下,仍能保有虔誠省思之道,抑是耶穌會會士應該「行動中不忘默觀。」
羅耀拉放棄定時集體祈禱,並以繁忙中保持專注與寧靜的策略取代之,然而這些心理上的日常省察小站,使他得以在行動過程中,不斷保持專注。耶穌會使每位新人了解自己的弱點、建立自己的世界觀、耕耘自己的持平之心,當他在進行專注努力時,才能憑本能比對關鍵性目標、評估自己幾小時以來的表現,評估使自己習慣性犯錯的弱點,以及損及自己持平之心的種種牽掛。在經過這種精神與心理上的微調之後,他又重返競賽。
「成就愛心的默觀」能使耶穌會學員與廣被身周的神愛調和,經由「神操」而衍生的世界觀,使他們可以在日常行動中,不忘「在一切萬物中尋找上主」。所謂在一切萬物中,羅耀拉認為在與他人的對話中,在行走、眼觀、口嚐、耳聽、心想以及一切所作所為中,尋找上主。
羅耀拉等人早在十六世紀已經了解,他們必須立即塑造一支能適應改變、富有創意的耶穌會團隊,會員必須具備調適、創造與迅速反應的能力,在動盪不安的二十一世紀,這些能力更核心個人領導技巧。

(十三)穿紅袍的耶穌會士(p.168)描述耶穌會士羅伯特戴諾比利於1606年到印度南部城市馬杜萊,因為利用耶穌會的才智,探討文化疆域過於徹底,引發教宗及當地主的猜忌與不滿的故事。

(十四)地方智慧(P.171) 描述耶穌會士羅伯特戴諾比利為適應地主國文化而竭盡心力的情形。

(十五)位耶穌穿鞋(p.176)由於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耶穌會士羅伯特戴諾比利為融入當地文化,在基督信仰的禮儀上,與羅馬教庭的規定和認知上的衝突,遭到調查,由於他的才智與辯才,終獲平反。

(十六)服從的優勢(p.179)羅伯特戴諾比利等人表現的創意與進取,說明耶穌會士勇於已突破性新做法把握機會。羅耀拉認為服從與才智可以並行不悖。如方濟沙勿略在奉命之後,簡單拋下一句「夠好了,我已準備就緒。」立即束裝就道,前往亞洲,卒成為「老人的拐杖」與耶穌會士服從的典範。但一但抵達亞洲,他成為一位「獨立作業的企業家」,在未獲總部訓令的情況下,憑藉無窮的機智與十足信心,為一個新大陸的經營訂定策略。對耶穌會會士而言,服從的重點,其實在於耕耘那種無所牽掛的胸懷,好能下令與受命,也能籌劃自己的路線,不論何事,都能做得很好,從而締造佳績。
但在此過程當中,他們都會極力設法,避免那種使事務無法推動、本位主義掛帥的權力鬥爭,以便集中全力、邁向共同目標,做成好的決策並實施之,以「協助人靈」。
服從為耶穌會帶來速度,使耶穌會管理人得以積極發掘並把握機會。

(十七)積極授權的勇氣(p.181)耶穌會不是組織鬆散、強調區域要務的「耶穌會聯邦共和國」,是一個全球性組織,由一個強大的何欣向四面八方輻射權威。總會會長在考慮團隊領導人人選時,是考量外籍的排難解紛專家,或是當局極力培養、準備交付更大重責的後起之秀。羅耀拉給予那些他賦予重任的人完全的行動自由與成敗之責,使他們有權各憑本身的能力與才賦採取行動,從而顯示他對他們的信心。他說:「你們在現場的人會看到比較清楚、知道做些什麼。」

(十八)放手(p.183)即是「廣泛授權」。羅耀拉認為:組織必須擁有中央集權的權威,才能在機會一旦出現時迅速加以衡量、並迅速動員資源加以因應。廣泛授權使各別的員工享有冒險、與實驗的廣泛空間、享有管理層支持的情況下,才有可能革新與創意。只有在廣泛授權伴隨著廣泛中央集權的權威的情況下,速度、創新、與全球化眼光才能出現。

(十九)挑戰依然存在:在變化無窮的世界中的才智(p.185)前美國總統柯林頓第一次就職演說中的講詞:「我們這個時代的緊要問題是,能否掌握改變,而非與其背道而馳。」這句話中凸顯,從十六世紀迄今,因應改變的能力,至今未變。耶穌會所標榜的才智,就是順應改變,而非為敵。耶穌會的才智,就是創新、吸收新見解,對機會或威脅迅速反應,以及放棄不再管用的舊策略以採行新策略的能力。正如羅耀拉所說:才智是能夠泰然自若地巡行全球各地、運用一切可行手段達成目標。
耶穌會管理人的精力,主要用於協助學員掙脫個人障礙,以培養他們的才智。自覺是才智的基石。自覺有三個對追求個人才智至關重要的層面:
1. 持平之心使人免於不健康的牽掛拘束,而得以自由自在。
2. 知道哪些價值目標與工作方式不容許討論。
3. 基於一種「全世界成為我們的住所」的態度,充滿信心地擁抱新做法、探討新理念或觀點。
胸懷「整個世界成為我們的住所」的領導人,會熱衷追求生命的下一高峰。才智的基本信念是:大多數問題都有解決之道,能對新理念抱持想像力與開放的胸襟,並且能鍥而不捨,才能發掘這些解決之道。
二、心得
從十六世紀迄今,因應改變的能力,至今未變。耶穌會的事業體就以全球化,多元化及本土化為經營的目標。為達成目標及因應新時代的來臨,耶穌會會士在接收培育的過程中,學會自覺、機智、服從、機動、創意、行動中不忘默觀、邊做事邊祈禱、不受牽掛、能獨立運作的人。

若以本章之「要點」對應小會,可有以下的 [本書<==> 小會] 參考:
1).自覺 <==> 明確知道基督信徒的價值、目標與工作方式不容討論。
2).邊做事邊祈禱<==> 天主與我同在,隨時能與天主結合。
3).行動中不忘默觀<==>反省、比對、評估所做所為符合天主的旨意,並在心裡與精神上的微調後,重返工作崗位。
4).獨立運作 <==> 獲得充分授權,使命必達。
小會發展至今,每位會員應以無拘無束、因應情勢需求採取行動、善於開創新局的耶穌會士為榜樣;也就是使自己保有足夠的彈性,能夠下令、能夠受命、也能規劃自己的路線,成為「老人的拐杖」,在柱地的那一端,表現極富創意的英雄行為。
三、分享議題
1).請問是否認同 本章的「乘工作之餘暇,各自進行祈禱」?效果如何?
2).處於瞬息萬變與波濤洶湧的現代世界,個人必須營造在近乎恆變的環境中不斷茁壯的技巧,請問你準備好了嗎?已具備哪些核心的個人能力或技巧?
3).東西方的文化與社會結構差異很大,如果你是耶穌會會士羅伯特戴諾比利,你的做法會如何? 
4).請問是否認同 本章的「服從」的觀點?若產生衝突時,如何化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