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的母親沈光霞女士

 

王玉梅

 

母親祖籍安徽,民國13年出生於山東,經歷大時代盛衰變遷,見識廣博的她,堅忍負重,豁達寬容。母親在世的92年,走過很多地方、結識許多朋友,也行過許多善事。她不畏現實生活的困苦,勇敢地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耶穌基督,活出基督精神,一生豐富精采。

母親自幼跟隨參與建設津浦、膠濟鐵路工程師兼德語翻譯的外祖父行走四方,也定期和外祖母到天津的親戚家渡假遊玩。民國36年結婚後,和父親隨山東濟南聯合中學的師生,在漫天烽火中顛沛流離,曾旅居江西、廣州、澎湖多處,期間外祖父母心疼有孕在身的女兒,特地前往協助陪伴,全家最後輾轉來到台灣,最終定居台北。

                    47 - 29-1  

母親曾在台中的大肚國小、台北的中山國小和石牌國小擔任教職,她處事認真、因材施教、視學生如親,為人誠懇正直又慷慨大方,因此结交了不少親似家人、來往一輩子的好朋友。記憶中,父母都很好客,母親尤其關心身邊需要幫助的人。曾是千金小姐的她,放下筆桿挽起袖子,家事粗活樣樣都能自己來。每到年節,家裡總是高朋滿座,美食佳餚,擺滿一大圓桌,被邀的客人多是單身的同事、無家可歸的學生、及客居他鄉的鄰居朋友。

外祖母出身官宦世家,知書達禮但規矩很多。母親是獨生女,雖被萬般竉愛卻也被嚴格約束。母親深知箇中滋味,因此對我們實行愛的教育,凡事循循善誘,從不強迫或打罵喝斥,在交友及婚姻方面也給我們很大的自由。有時看到學生家長管教孩子太過嚴厲,她會苦口婆心地勸導,希望孩子們都能有快樂的童年。民國48年,母親調職台北,有一天,一輛大型遊覽車停靠校門,原來是母親之前服務學校的同事,趁全體教職員工北上旅遊之便前來探望。母親驚喜之餘,安排他們參觀校園。當年的中山國小全校有將近九千名學生,是台北市排名第二大的小學。林校長當時正忙於公務,還特別騰出空來跟訪客打招呼,引起校內一陣騷動。母親的好人緣,果真不同凡響!

母親中學時遷居安徽蚌埠,就讀私立崇正女中。當日軍入侵,外祖父母一家人都進入屬義大利烏蘇拉會修女管理的學校避難。雖然日、義同盟,日軍不敢侵犯同盟國的處所,但校方仍緊閉大門保護難民。仁慈的修女每日和難民一起生活,分享有限的資源,並為孩子補習功課、為家長講述聖經故事,期以安撫眾人的焦慮。外祖父母和母親,因受修女大愛的感召,渴望認識耶穌,在接觸道理後,當下就決定領洗成為基督徒,從此,他們的生活懷著喜樂與平安。民國3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母親的學業也告一段落,由於品學兼優,她獲聘成為母校小學部老師。到了台灣,感恩念舊的母親,常和同學帶著孩子們,乘火車到新竹湖口鄉探望亦遷居來台的老師冀姆姆、蔣姆姆等人。老修女看到已屆中年的學生高興的合不攏嘴,對我們這些晚輩更是疼愛有加。

母親對人總是和顏悅色,親切有禮,是實至名歸的基督徒。記得小時候住在鄉下,附近沒有教堂,每個主日我們都得搭客運或火車去參與彌撒祭獻。雖然交通很不方便,母親卻從未耽擱孩子們的要理課程,及領受聖體、堅振和修和聖事。遷居台北後,大直天主堂及石牌天主堂就像我們的家一樣,神父是我們最敬愛的家人。一年夏天,母親和同屬石牌堂的教友杜鴻文老師,一同去荷蘭看望退休返鄉的滿濟世神父,並至羅馬、米蘭、梵諦岡等地朝聖。回到台北,母親興奮地表示,此行終於再見到她最敬愛的老師:耶穌會士方神父。母親是位令人感覺溫暖的人,她教授中文幫助離鄉背井的外籍神職人員克服語言障礙;當朋友身處困境,她會盡心盡力地幫忙到底。她常以自己的生命故事鼓勵人,要全心信賴上主,要接受並勇敢地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母親敬主愛人,惜福惜緣,對信仰堅定不移,是留給我們子孫最珍貴的禮物。

母親溫婉賢淑,看似柔弱,內心則十分剛強。民國67年,在外祖父、父親先後蒙主恩召、兒女們赴美進修後,就申請提前退休,全心在家陪伴年事已高的外祖母,直到外祖母安息主懷,母親了無牽掛赴美依親。母親和藹可親,受到居住各地兒孫們的歡迎,女婿們亦由衷尊敬這位有智慧又十分謙遜的岳母大人。1986年,弟弟成家後,母親才在舊金山灣區定居,和他們共享天倫。母親說,夜裡偶爾聽到火車的鳴笛聲,讓她憶起童年舊事。弟媳說,母親不僅是好媽媽,更是位有修養的好婆婆,一直以來非常尊重她,從未過問她理家或干涉她對孩子的管教。母親共有孫子女十人、曾孫七人,每個孩子都愛奶奶/外婆/太婆,也都是她的心肝寶貝。她最後一次滔滔不絕地和我們說話時,就一字不錯地叫出她十個寶貝的名字。

二千禧年,母親被診斷罹患阿茲海默症,於是台美兩地全家總動員,輪流陪伴照顧她的生活起居,參加各項課程與治療。她是聖荷西華人天主教會松柏組的會員,也曾是聖母軍無玷聖母支團的團員,每星期有一天的聚會、有二天的外出探訪。和朋友聊天互動、參加社交活動,的確使她增加許多活力。居住台北時,我們出席康泰基金會主辦的戶外活動,也參加台北市立醫院仁愛院區舉辦的音樂、藝術、懷舊、認知等治療班。母親最喜歡上音樂班,因為她愛唱歌,精神好時,整首「小城故事」一個音符也不會錯。我也報名參加「家庭照護者陪訓班」,希望照護得宜,能延緩退化速度、提高生活品質。母親每日正常進食,定時散步和曬太陽,除記憶力日漸衰退,身體其他部分似乎都很健康。有人攙扶,甚至可健步如飛呢。

漸漸失智的母親,總是不時地向家人及照顧者表達感謝與歉意,她深至靈魂的禮教修養,令我們望塵莫及。她病到最後,什麼都忘了,卻從未停止感謝讚美主。去年二月,母親不幸跌傷骨盆,長期臥床,使她體力大不如前。今年三月,她的吞嚥開始有困難,數次進出Stanford醫院急診部。四月下旬,接受醫師的建議,開始居家安寧療護。她最後一次住院時,大部分時間都在昏睡,清醒的時候問她:「要吃東西?還是喝水?」她輕聲地回答說:「要祈禱!」其實,母親早已準備好隨時面見天主了。離世前的最後幾天,她閉著眼睛,不再說話。專業的護士們24小時輪值照顧,靜靜地觀察記錄她的呼吸、脈搏等狀況,適時地給予氧氣及藥物,幫助母親更舒適地渡過生命的最後一程。子孫四代共聚一堂,輪流向她道別。我們圍繞在她身旁,或唱歌或唸經或祈禱或靜靜陪伴。6月6日上午11點,媽媽在玫瑰經的禱聲中慢慢停止了呼吸,非常平靜安祥地回歸天家。

依然優雅美麗但清瘦許多的媽媽,使我想起如煙往事中溫柔的媽媽、慈祥的媽媽、能幹的媽媽、辛苦的媽媽、體貼的媽媽和年老生病的媽媽的媽媽。親愛的媽媽,感謝妳賜給我們生命!更感謝天主將您賜給我們!

Print Friendly and PD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csc 的頭像
    ccsc

    神修小會的共融園地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