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信仰年 — 真福八端 (II)

 

Fr. Thomas Betz (貝慈神父) 著

吳曉雲譯

 

 

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路加有一句相似但不同的措辭「你們貧窮的是有福的,因為天主的國是你們的」(路六20)。

在路加中耶穌好像說窮人已有足夠的功勞進入天國。瑪竇則要人「神貧」。

為什麼耶穌稱讚貧窮是一種美德,是讓窮人贏得進入天國的條件?自然,我們不想要做窮人,但我們需要安全。人們努力工作是為了獲得足夠去擁有房子、退休的錢;足夠付孩子們的教育的錢。難道窮是德,積蓄足夠的財富是罪惡?

富和窮總是存在的。貧富是相對的說法。中等美國家庭用品(如冷氣機,汽車,手機,各種食品)在有些窮的國家只有富人オ能得到。很難知道誰是真正的窮人。
耶穌不是在創造一張收入和支出的圖表,祂只是在述說對生命和對天主的一種態度。一個已有足夠的財富,或者專注於積聚更多財富的人,很容易傾向忘掉天主。天主經中耶穌教導我們去祈求我們「日用的食糧」。當我們的冰箱和貯藏櫃已經有數週的食物,或者食物存量短少時銀行裡有錢去買,祈求今日的食糧似乎是愚笨之舉。

假如我們自我滿足,天主不會接近我們。假如我們不需要祂,假如我們相信自己很堅強,能夠掌握和擔當自己的命運,天主不會接近我們。天主只會去接近一顆貧窮的心。

通常生活過得順利的人不祈禱。當危機來到,失業、生病、失去親人 ── 人會突然轉向天主祈求。擁有世上每一件東西的人不在乎天主的國。一個滿足于世上的物質快樂的人,天主不會進入他頑固的心。

但是,窮的、破碎的、有需要的、被排斥的、在世上找不到安慰的、世上的喜樂不屬于他們的人,他們將希望寄于天國。
許多人看似富有,或者有足夠的財富,有時候也會在某些方面使他們感到貧乏。生活在焦慮和消沉中的人是貧窮的,他們會向天主求助。孤獨的、被遺棄的、被人拒絕的人在天主面前是窮的。我們生命中有負擔或困難的部分才是天主能進入的地方。
什麼是「神貧」?瑪竇福音中耶穌沒有說貧窮的人是有福的,而是指神貧的人。也許瑪竇和路加說法不同並沒有差異。他們說的是同樣的事,那就是世上的價值觀和天主的相反。世人重視的財富、權勢、美貌和健康不能讓人進入天國;天國是屬于在世人眼中一無所有者的。

誰是天主認為最高位的?迷失的靈魂、殘疾的、貧窮的、智弱的、不被接受的這些是天主之國的幸運者。在天主的國裡,富有和有權勢者、美麗和圓滑伶巧者是失敗者。假設天主和天堂是人類最終命運,為什麼我們要去追求世人眼中最高位的而在天主眼中最低下的?

什麼是我們所謂的 「神貧 」 ?許多人利用這個適當的措辭去沖淡真福的意思。他們說:我不須要真的窮和依賴他人 , 只要我有與世俗不同價值的精神和想法。這種解釋允許一個人擁有財富、權勢和自主,只要他的內心貪窮。他們也認為:飢餓和無家可歸本身乏善可陳,這不對嗎?事實上許多窮人是由於他們缺乏責任感、懶惰而變窮的,這不是他們自己的錯誤所致?

我相信耶穌並未沖淡祂那驚人的聲明。耶穌祂自己成為窮人。祂是永生的天主。祂選擇成為我們人類,一樣的有疲乏、軟弱和疾病。不僅如此,他被社會逐出,赤身露体,受盡折磨、羞辱而死。耶穌是最窮的一位。跟隨耶穌者應該像祂一樣地去追求、背負自己的十字架。

我們不該去判斷世上的窮人,但是我們應當承認耶穌在祂的國度裡給予他們的特殊地位。路加福音中提到富翁和乞丐拉匝祿的比喻。富翁沒有注意到或幫助過拉匝祿,死後進入地獄。拉匝祿卻因在世上受盡了苦,死後在天堂得到安慰。這只是一個比喻並非真實的故事。但卻給我們上了一堂真正的課。在每一個天主教的葬禮中,遺体被抬出教堂之前都會引用拉匝祿的故事。在古老拉丁讚美詩(聖歌)〝極樂世界〞結尾有這樣的字句:「願天使引頜你進入樂園,願殉道者在你抵達時迎接你,引你到聖城耶路撒冷。願天使的歌唱迎接你和曾經窮苦的拉匝祿,願你們永遠安息。」我們該求我們能享受到窮人拉匝祿的永久的命運。

瑪竇用「精神」這措辭並未沖淡耶穌字句的意思,反而使它更加有力。耶穌說「神貧」的人是有福的。這真令人驚奇!當然我們希求世上富裕的安樂和安全。貧窮跟我們的天性衝突。但是精神生活貧窮,和天主不親,精神生活差勁、劣質,那是一個可悲的情況,怎能稱為有福!

耶穌是在責備在天主面前認為自己精神生活夠好的態度,那些自己覺得夠資格得救的人。這端真福肯定了最大和最有助的貧窮是當一個人覺悟得救是出于天主的慈悲,並不是他或她的功勞。

當我們審查我們的良心,我們知道自己的秘密、自己的羞恥、自私的態度和自己的軟弱。這樣我們才能一瞥真正的精神生活的貧窮。

貧窮的人,有毒癮的人,那些由于選擇不當而破碎了自己的和他人的一生的人,知道他們沒有權利進天國;他們唯一的希望是主的慈悲。另一方面,也有那些說「我沒有犯多少錯,不像一般人那樣。我肯定天主會接受我」的人。這種苛刻判斷別人、在天主面前傲慢的態度,是精神生活最可怕、最危險的心境。精神上富有的不需要天主。他們相信因為自己做了好事,已經得救。因此,天主不會幫助他們。

溫良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承受土地

或許這是所有真福中最傻的一端。溫良的人接受土地?我們都知道大膽的和冒險的拿去一切。溫良的、膽小的、低下的一無所得,或者最多拿些有權勢者留下的殘餘。

什麼是「溫良」?有一本字典說溫良是「用忍耐和沒有憤怒地去承受傷」。另一種定義說一個溫良的人是「缺乏精神和勇氣,順從的,不用暴行和強力。」溫順比較正面的說法「對別人仁慈,溫柔有耐心。」一般父母可能要他們的孩子仁慈和溫柔,但他們絕不會願意他們的孩子去承受傷害或去順從他人。

再者,溫良的人在世人眼中是失敗者。有主張和勢力者取得他們所要的。假如土地或田地是獎品,溫良的人在這種挑戰和競爭中一定失敗。

這一端真福在某種意識中是一種悲哀的說法。全部歷史中,只有強者和有權勢者發動征服的戰爭。貧窮和溫良的人怕見軍隊燒毀農莊,濫殺無辜可憐的農夫。窮人不要戰爭。富人和有權的決定要戰爭。窮人被迫去上陣打仗。窮人的田地被蹂躪房屋被破壞。戰爭過了以後,一支軍隊強迫另一支軍隊屈服。戰士們回家。窮人再一次去開墾土地。反常的說法,在有權勢的人打過他們挑起的戰爭後,溫良的人真的承受了田地。

耶穌是溫良的。祂忍受傷害,祂是暴力的犧牲者。縱然祂是一位有效能的醫師和領袖,當衪被暴力恐嚇時,祂沒有保護衪自己。祂臨死還為殺衪的人祈求寬恕。衪非常痛苦。祂真的被疼痛和孤獨毀滅。祂在十字架上大聲喊叫,「我的天主,我的天主,為什麼你捨棄了我?」但是就在極端的羞辱時祂仍然保持尊嚴、心靈的平安,因為祂知道祂是在完成天父的意願。世上喜樂和真正的快樂不一樣。耶穌追求的是來自天主的快樂而非來自世上權力的喜樂。根據創世紀,天主為祂所愛的亞當和夏娃創造了地球。可惜因為他們的驕傲和權力的慾望,他們犯了罪,失去了土地,伊甸園。這片土地,原意是為天主和祂的子民同盟的地點,變成了反叛和自私的地方。這土地,地球,是天主給祂所愛的禮物。當人們背離天主,選擇仇恨高於愛, 天主收回祂的禮物。所以最終的意識是土地不屬於有權力的壓迫者,而是屬於愛和敬畏天主的人。現在溫良的人沒有土地 ── 只是現在而不是永遠。

溫良的人在天主前是謙虛的。溫良的人不拿他或她要的,而是等待天主的賜予。當耶穌說溫良的人將承受土地,祂是說那些服從天主者,等待天主者,他們寧願受苦而不願做錯 ── 這些人將受天主的降福。那些不溫良的人拿去別人的利益。但是溫良的人常常被別人拿走利益。溫良的人不傷害他人,甚至於當他們被害時。有一顆潔淨的良心是一種極度的滿足。縱使他人都做了惡事,拒絕參加作惡的人會有一種內在的平安。在天主永久裁判中,受不公平而痛苦的將在天國裡得勢,傷害他人的人將失敗;而那些在權勢者手中受到苦難者將昌盛。

憐憫人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憐憫

方濟各教宗頒布通諭從2015年12日8日開始是天主教會的慈悲年。這一端真福和教宗的心思以及他對今日世界的信息有直接關係。

什麼是「慈悲」? 慈悲和寬免同意。這說法並不錯,但是不完全對。至少一個有慈悲心的人,並不在乎反對他的人的攻擊;而是原諒,或讓他們去。因為天主是慈悲的,我們衷心希望我們的罪不被責備,而是得到寬免。

耶穌一再的說,我們對別人付出的慈悲和我們從天主受到的慈悲有一種關係。在天主經中,我們祈禱 「求你寬恕我們的罪過,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 。」耶穌給我們這祈禱文後,在瑪竇福音中加上「因為你們若寬免別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寬免你們的;但你們若不寬免別人的,你們的父也必不寬免你們的過犯。」耶穌不能比這說得更清楚了。你若原諒別人,天主也將原諒你。你若不原諒別人,天主也將不原諒你。你若慈悲,你將發現一位慈悲的天主。你若不慈悲,你將面對一位沒有慈悲的天主。

原諒很難,真的很難。當有人真的傷害我們,我們找許多的理由不放我們的傷害。我們知道耶穌堅持跟隨衪的人要原諒。但我們對這神聖的要求,時常為自己找一個辯解。常常我們看不清楚自己的罪,但我們一定記住我們從別人那裡受到的痛苦。

我們真的相信原諒嗎?我們常常原諒自己違犯了天主的法律,自我解釋我們為什麼做錯,相信有一個犯罪的理由和辯解犯罪是一樣的。我們不需要原諒,因為我們覺得自己沒有做錯。或者至少錯的不嚴重。我們只看到自己是別人作惡的犧牲者。看不到自己的罪,卻清楚地看到別人的罪。這是和慈悲相背的。

慈悲的世界是怎樣的?在一個慈悲的世界裡仍然有罪惡,因為人類總是軟弱和容易陷於罪惡的。但是在慈悲的世界中,那種使過去的怨恨反覆不滅的冷漠態度不會存在。我們在新聞裡讀到,世界上有許多地方有無窮盡的循環侵犯,跟著是報復,和再報復。仇恨總是存在,一直持續下去。我腦海裡浮現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永遠的戰爭。無論如何,這種報復的循環、持續的怨恨、和不休止的敵對也是家庭裡,工作地方,鄰居間,甚至於教堂內的常態。

慈悲不容易,去愛曾經傷害過你的人不容易。但是要贏得天主的慈悲,你一定要發慈悲。天主知道對我們這是很難的,但是我們必須知道這是唯一得救的方法。

上次電子郵件裡我說過慈悲像似原諒。天主顯示慈悲、原諒我們。祂期待我們對別人也發同樣的慈悲或寬恕。

但是慈悲的意義更超過寬恕。天主教會教導我們必須要行慈悲,做肉身和精神的慈悲工作。要得救必須做慈悲的工作。

肉身方面的慈悲工作:

1. 給飢餓的人食物
2. 給口渴的人飲料
3. 給赤身的人衣服
4. 給無家可歸的人住宿
5. 探望生病的人
6. 探望監牢裡的犯人
7. 埋葬死去的人
「肉身」 這字是指 「和身體有關的」 。這和精神上的慈悲工作有差別。那是有關靈魂或心靈方面的。肉身的慈悲工作是我們去做一些幫助一個人,他或她的身體生活的事情。僅為人們祈禱或教育他們有關天主的事是不夠的;我們受命於天主要實實在在地去幫助他們生活和物質的需要。

我們常常聽到精神第一超過肉身。我們可能錯誤地相信,天主不關心世上人類的痛苦,天主只關心我們是否能去天國。當然我們永遠的救贖是最重要的。但是天主愛我們,祂知道我們在世上的需要。祂要我們在世上快樂。祂告訴跟隨祂的人去做任何能減輕人間痛苦的事。

肉身的慈悲工作項目直接來自耶穌。瑪竇 25 章中耶穌敘述我們每一個人將面對的最後審判。耶穌說所有的人都要聚集在君王(耶穌)面前。祂將他們分成兩邊,那些做過慈悲工作的跟那些沒做的。耶穌也說,當我們給飢餓的人食物、給赤身的人衣服、看望生病的人和做其他的善事;那都是為祂做的。耶穌在窮人和需要救濟的苦難大眾中間。和一個受苦的人相遇,就是和耶穌衪自己相遇一樣。同樣地,如果我們不幫助一個受苦的人,我們就沒有幫助耶穌。

在聖經的訓諭裡,耶穌喬裝為窮人。許多古時候教會的傳說和聖人故事中,常提到遇見和幫助一個窮人之後,發現那人就是耶穌。我們不能失去任何機會去幫助或安慰有需要的人。

看一下這個慈悲工作的項目。你做過這些事中的任何一件嗎?你向幫助窮人的機構捐獻過嗎?你探訪過病人嗎?你花過時間去慰問痛失親朋的人嗎?你抽過空去安慰哀傷和迷失的人嗎?你捐過血嗎?你有沒有去幫助新來的移民去適應美國的生活?減輕受苦痛人的負擔有許多方法。我們用這些來發慈悲,天主肯定會慈悲對我們。

耶穌的來臨是天主慈悲的表現。為了我們祂奉獻了自己的生命,當作慈悲的一種犧牲。但祂也要求我們對別人也有慈悲。我們已經討論過肉身的慈悲工作,我們必須為有需要的人做善事才會被天國接受。教會已經列出精神的慈悲工作項目。慈悲的事不僅是對別人身體的需要,也要給他們精神上的福利。

1. 教育無知的人;
2. 輔導有疑問的人;
3. 勸誡罪人;
4. 隱忍冤屈;
5. 要心甘情願地寬恕所受的不公平;
6. 安慰悲傷的人;
7. 為生者、死者祈禱

我們理解耶穌要我們去履行肉身的慈悲工作(給飢餓的人食物、給口渴的人飲料;等等),因為衪在乎世上的人。祂要每個人都過有尊嚴生活的必需品。但是我們不僅是地上的受造物,天主已經給了我們永久的生命。我們同樣地有精神上的需要。

最後一項精神上的慈悲工作是祈禱。有時候我們對某人說,「我將為你祈禱」。這好像我們在說,「我無能幫助你,所以我答應你空虛的祈禱。」但這並不是有信仰的人的態度。我們人類是有限的。的確,有的時候我們無能力去幫助別人物質方面的需求。但天主能做所有的。在天主前我們為別人祈禱是一種愛的行為。我們的信仰教導我們,天主聽到我們的祈禱,衪會因此幫助他們。我們有一個神聖的責任去為那些天主委託給我們的人祈禱。父母必須為孩子祈禱。孩子有責任為父母祈禱。我們應當為我們的同事和我們教區的教友祈禱。假若我們不為別人祈禱,我們在天主面前沒有盡責。

去愛一個人,使他離開罪惡和迷惑而向善,是一種神聖的行為。幫助一個人去認識天主而離開罪惡是我們為他人能做的最好的事情。我們有一項特殊的任務去引導年青的人。用我們的言談、我們過有德行的生活做榜樣。去教導人們去做什麼是對的事、去有勇氣對抗罪和錯是一件好事。沒有人真正想活在罪惡中、疏遠天主、傷害別人。有時好像活在罪惡和迷惑的人需要獨處。當他們的錯誤被指出時,人們說「不要批評」。真的,人不願意被批評。沒有人有權利去批評。沒有人願意離開天主和人而生活。慈悲的行為是慢慢地,但明顯地幫助另一個人成為一個較好的人。人們需要鼓勵去過好的生活。給人提供指導和鼓勵是很重要的。

最後,我們不可能長久生活在不被別人傷害的世界裡。因為別人殘酷的批評和行動使我們深深地受到傷害。天主要求我們做的最難的事是寬恕,對苛刻的待遇不做粗暴的回應。當我們是別人惡意的犧牲者時,也許最大的愛的行為是寬恕和承擔錯誤。

耶穌要求我們關心在痛苦中的人。我們必須對有需要的人提供實際的幫助,尤其是我們必須關懷那些人精神方面的一切;幫助人們去認識和愛天主是我們為他們能做最偉大的事。

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將被稱為天主的子女

人類生命開始就有戰爭。我記得有一次去訪問新幾內亞一個偏僻的鄉村。那裡常受到森林深處的一支部落的攻擊。由於幾代仇恨的緣故,我訪問前不久有兩個少年在一次晚上的襲擊中被殺死。這是一次小的戰爭。可悲的是戰爭常常是大規模的,涉及成千上萬,甚至百萬的人民。

常常由於經濟和政治的不同,國家的元首遣送年青的男女去打仗和死亡。更過份的是婦女和孩子們被陷在敵對兩軍的交鋒中。戰爭意味著死亡、飢餓、焚燒房屋、和破碎的生命。

從來沒有在戰爭區內住過的我們是有福的。威廉•特庫賽•謝爾曼 (William Tecumseh Sherman), 一位美國內戰時北軍的將軍,於 1879 年 6月 19 日,在密西根軍事學院畢業生班上致辭說出這句有名的話,「今日有許多男孩視戰爭是一切的光榮。但是,孩子們,這是地獄。」的確,戰爭是地獄。發動戰爭的人實在是和地獄的權力是一夥的。

我們為將軍們和英雄們建立雕像和紀念碑。我們是否尊重那些締造和平的人?我們如何去達成和平?常常通往和平的路是通過勝利。我方贏而另一方敗了才會有和平。謝爾曼將軍,最被人記得的是「謝爾曼向海上行軍 (Sherman's March to the Sea)」。他率領軍隊蹂躪美國南部的鄉村,焚燒破壞。為辯解他的放肆性的破壞,他說,「戰爭是殘酷的,試著去改正是無用的;越殘酷,越快結束。」我們贏時和平即來到!

當人類傾向於打仗,我們如何能成為和平締造的人?也許你和我不能阻止我們的國家去參戰。但在我們的家庭中、工作的地方、近鄰和教堂裡,我們能夠去促進和平。下列的一些態度可能是在促進打鬥而非和平:

• 總是堅持自己是對的,或者我行我素。
• 持久怨恨和去報仇。
• 拒絕寬恕。
• 造謠言和使人去恨或不尊敬某人。
• 對其他人種,宗教或種族的團體作負面的概論。

我們可能無力去阻止軍隊屠殺。但是在我們居住的小世界中,我們有力量去促進和解與和平。

和平始於跟隨天主。假如一個人跟隨天主,那個人就沒有恨。天主是愛。一個有恨的人違反天主。一個人在天主面前放下怨恨、己見、權力和偏見的時候,和平就開始了。一個天主喜愛的人會去鬆懈緊張、解決爭論、促進寬恕和尊敬每一個人。這就是締造和平。

Print Friendly and PD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csc 的頭像
    ccsc

    神修小會的共融園地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