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修默觀祈禱小組2015年12月訊 ⊙⊙⊙
禰是葡萄樹,我們是枝條,離開禰,我們什麼也不能做。(若15:5)
十二月默觀祈禱 (建德提供本月訊)
以下節錄《靜觀蹊徑》第一部 蹊徑,甘易逢神父著 明鏡譯
《靜觀蹊徑》初版於1968年問世,是最早討論默觀方法的中文書。
今天讀來,仍然是默觀生活的好指引。
從十月份開始,我們將陸續以這本書作為默觀月訊的材料。
第三章 當你要祈禱時
人如果要與天主有密切契合的關係,便該在每天的生活中,抽出一段時間,單獨地祈禱,這是與天主密切會唔的時刻。有時,也應挪出較長的時間祈禱,使靈魂更深入地尋找與天主的密切關係以表達對天主的摯情熱愛。
信德能使我們隨時隨地與天主連繫,所以祈禱可以在家中、聖堂或聖殿等地進行。祈禱的場所並不很重要,祇要靈魂能尋得平安、寧靜,能完全敞開歸向天主,並收斂馳逸各處的官能就夠了。但是,許多人誤以為不必離開日常忙碌的生活就可祈禱,其實這是錯誤的見解,因為祈禱時,靈魂必須全神貫注於天主,而不致被聲響、感覺或幻想所分心。基督為能靜靜地祈禱,曾帶著門徒,離開喧囂的人群,退隱到安靜的崗巒、高山、角落,所以人必須擺脫平日忙碌的事務,將整個的我沉浸在祈禱中,選擇一個使靈魂能自由祈禱的地方,而智能、臆想也將溫順地跟隨靈魂尋找天主。總之,處處都可以祈禱,但是該注意,若以處處都可以祈禱為藉口,而實際上卸變成一點也不去尋找地方祈禱,則其結果將是什麼地方都不能祈禱。
為了使我們的行動都變成祈禱,靈魂應該在至深之處與基督以及所有的人相遇。在一般生活的情形下,這樣的祈禱要求退避人事的波瀾,才能進入最深的潛流,因為那潛流正是活躍靈魂的原動力。更具體地說,為了讓天主真正地顯露在一切活動中,必須在我的至深之處與天主相遇,深邃地挖掘那豐富的源泉--天主。
耶穌曾和門徒們一起祈禱,使他們參與祂聖體祭獻的禮儀,祂也說過,幾個人因祂的名聚集,祂就在他們中間﹔但有時耶穌又躲避人群而單獨地祈禱,並且教導門徒要效法祂。由此可知,單獨祈禱與國體祈禱各有其價值,但無論以哪種方式,只有祈禱與天主、與教會、與教友結合在一起,才會發生力量,否則便陷入形式上的祈禱。可惜有些人錯以為,透過人與人之間的愛所形成的團體祈禱本身,才更具有行聖事的權力。其實,團體祈禱的深度,是來自教會及在聖事內的基督臨在。當然,也不能忽視團體中每一個肢體與教會和基督的結合深度是如何。另外,該注意的是:單獨祈禱和團體祈禱,是以兩種不同的方式,表達在兩條路上,而它們終將結合一起,引導人走向天主。事實上,雖然前者是後者所不能取代的,但我們難以評估圖體祈禱與個人祈禱何者較具有價值,因為兩者並沒有任何衝突。不可否認,目前由於社會生活壓力所趨,許多人不願意去單獨祈禱,而忽略了每一個人的命運,是依天主與他個人之間的關係來決定的。天主不是向每個人提出:「你信我嗎?你愛我嗎?」的決定性問題?
度靜觀生活的人,在單獨的祈禱中,發現自己與弟兄們有著最親密的聯繫;而團體祈禱使他們再發現自己與天主間的位際關係。所以當人被天主吸引作單獨的祈禱時,實在沒有必要感到孤獨羞愧,反而需要聆聽基督的訓誨,進入室內並關上房門,單獨地與天主面面相談。在單獨祈禱時,應該相信:如果找到天主,也會同時找到對弟兄們更深刻的愛。離開人群,正是為了在天主內,以及在弟兄們身上找到天主的愛。
的確,天主吸引祂所愛的人到孤寂的地方與祂談心,而靈魂在孤獨的生活中,才能日趨成熟。人如果要自我發現、自我成長,就必讀獨處﹔不然,他永遠是個孩子,不能長大。不可否認,大多數的人很矛盾地喜歡獨立過單獨的生活,卻叉害怕孤獨,因為孤獨的後果將是面對自己。然而基督徒的個人單獨祈禱,不是與孤獨同處,而是與天主在一起。如果不能單獨與天主面面相對,那麼教友就會變成一群牛羊,任人鞭策,聽人指使,不再過基督所要求的教會生活。
雖然基督常向群眾講道,但每次都特別喚醒「每一個靈魂對祂的信從」。當一個人接受祂的話時,祂便愛他,並住在他內。總之,「當你祈禱時,進入室內,關上房門...... 」就可在那尋得天主,並在兄弟之間散發天主的光輝。
神修默觀祈禱小組
目的:整裝待發,隨時儆醒,答覆召喚或與友同行,完成天主眼中完美的我。
態度:我們是神修路上的伙伴,願意互相鼓勵扶持,我們以飢渴慕義的心,神貧的態度,一起走真理與生命的道路。
修練:每天請用10分鐘讀聖經、15分鐘歸心祈禱或念耶穌禱文 (耶穌基督天主子,求禰可憐我)。
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慢板樂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