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相信:信仰的宣認》第八講:逾越(巴斯卦)奧跡

默示

很多年前,我與家人駕車旅遊,從新澤西州到蒙大拿州的弗吉尼亞城,我們沿途逗留觀賞出自人手獨特的創作和來於天主令人驚奇的造化之工。當抵達懷俄明州時,想到不久就要看到美國的首座國家公園──黃石公園時,我們很是興奮。在開始穿越公園的時候,竟然遇到在路上溜達散步的北美野牛,更讓我們都驚喜異常。但隨後進入森林深處,在眼前出現的卻是燒焦的斷枝殘骸時,他們快活的心情很快就變為難過和沮喪。綿綿無邊的茂密森林,世世代代的古木和厚厚的草叢,曾經是無數動物,如灰熊,狼,麋鹿,等棲息聚生的家園之地,卻在一起大火裡化為灰燼。

在這寂靜與荒涼裏,我們幾乎可觸摸到在這公園裡生命所曾經承受的苦難。我們默默地坐著,對天主宏偉化工遭受的損毀心懷感傷,並揣測這是否是因縱火所造成的。之後,我們前往休息區查看地圖時,遇上一位森林保護員。我們向他請教一連串的提問,他耐心地給我們解釋了火是雷電引發的結果,而森林成為灰燼固然是個悲劇,但它也為新生命開啟了一扇新門。從廢墟中發芽成長出更健康、更豐盈的林木。或許有一天,我的孩子會帶他們的孩子回來觀賞這片新生又輝煌的天主傑作。

聖保祿在格林多信徒書信中清楚地指出:“我們既然傳報了基督已由死者中復活了,怎麼你們中還有人說:死人復活是沒有的事呢?假如死人復活是沒有的事,基督也就沒有復活;假如基督沒有復活,那麼,我們的宣講便是空的,你們的信仰也是空的。”(格前15:12-14)。 天主以耶穌、人的形式來到世間與人相遇相處。耶穌既生又死,祂藉由聖神而復活,以榮耀的身體升了天。正是如此,我們於是相信我們也能自死裏得以復活。這一切全是出於天主對我們的慈愛,祂教導我們如何在基督的光照下將我們的一生豐盛地活出來,又給予我們希望,使心中對天主的渴求在時辰到來之時得到實現。

我們將耶穌的一生、死亡、復活和升天稱之為逾越的奧跡。在每日、每個感恩祭和其它聖事裡我們一再地經歷這個奧跡。這個奧跡是一個顯然又隱然的事實,它“透過教會禮儀的生命,耶穌基督的死亡和復活得以臨現於我們並作用在生活裡”(美國天主教成人教理書(USCCA),第167頁)。

巴斯卦(Paschal)一詞帶我們回顧逾越奧跡信仰的猶太根源。猶太民族的逾越節或巴斯卦,是為了紀念猶太子民在離開埃及的前一個晚上,上主援救他們、免於死亡的事(出11-13)。那天晚上,死亡的使者“越過”所有以色列人的住家,因為猶太人將羔羊的血塗抹灑撒在住家門框上。這個犧牲的羔羊被稱為逾越節的羔羊,藉由其血天主所揀選的人得以免於死亡。那天晚上,以色列子民開始出走埃及之路程,他們擺脫奴役前往應許之地。在新約聖經中指出耶穌是天主的羔羊、逾越節的羔羊,祂為救贖我們,接受苦難和死亡,逾越死亡獲得新生。

當耶穌如同常人地經歷苦難和死亡,他的受難給苦難和死亡帶來嶄新的意義,也讓苦難和死亡結了新的果實。基督教神學的教導說死亡是我們與天主疏離的結果。耶穌,天主的愛子,他不必死,但他接受了我們的人性和死亡來恢復我們與神、與造物主的關係。無顧他的無辜,耶穌的血灑出了愛,他不尋求報復,卻是予以寬恕。人性的弱點和罪惡將耶穌送上十字架。天主沒有因為我們活不出福音生活而懲罰我們,相反地,祂把我們當作丟失的孩子一般地尋找,在基督內歡迎我們回歸到祂那裡(基督裡內),並且賜予復活和永生。

天主的救恩計劃

在前節裡我們提到基督的一生、苦難、死亡和復活,是長久歷史中天主救恩計劃的高峰。耶穌全然地接受天父的救恩計劃,承行贖罪的使命。“為了贖全世界的罪過”(若一2:2)耶穌的服從和甘願奉獻是祂與聖父共融於愛的表現以及祂對我們的至愛。

天主給耶穌的計劃即是天主給我們的計劃。作為基督徒,我們有責任確保十字架不只是耶穌無私及犧牲的愛的象徵,更是我們生活的動力且要將同樣的愛生活出來。耶穌藉著十字架和復活變革了世界。我們必須在生活上有同樣精神及行為來紀念這逾越奧跡。

誠然,在接受十字架的時候,我們擁抱的不僅是我們自己的苦難,亦是兄弟姐妹們的痛苦。貧窮的、病疾的、弱小的、飢渴的、教育程度低的、那些遭受不公義對待的──我們必須一方面如同基勒乃人西滿一樣幫助他們背負自己的十字架,又要如同耶穌一樣不論情況如何都要給他們予無條件的愛。

作為受過洗禮的基督徒,我們相信並且參與基督復活奧跡,這復活是“一件真實的事件,它有歷史可尋的跡象,如同新約所証實的。”(CCC,639)。有許多人見證了基督的復活。瑪利亞瑪達肋納是首先看到耶穌復活顯現的人。祂顯現給前去厄瑪烏的道路上的門徒和在加里肋亞山上的門徒。“當他們十一人坐席的時候,耶穌顯現給他們,責斥他們的無信和心硬,因為他們不信那些在他由死者中復活後,見了他的人。”他告訴他們“你們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谷16:14-15)。在起初,伯多祿和門徒們對此事實都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但耶穌以真實的人的方式再次進入他們的生活中,與他們一起用膳,甚至鼓勵他們觸摸祂。祂請他們辨認祂不是鬼神,但祂擁有一個真實的、而且光榮的身體,不再受時空的限制(CCC,645)。初始時,復活的基督令人難以置信,在見證此事之後,所有這些人的生命便有了轉化。

教宗本篤十六世提醒我們天主愛的力量:“耶穌基督指示給我們,愛的真理如何能夠將事物改變,甚至把死亡黑暗的謎團轉變為復活燦爛的亮光。在此天主光榮的光輝凌駕於一切世上的美麗。而最真實的美麗就是天主的愛,是祂決定性地在巴斯卦(逾越)奧跡中,把祂自己啟示給了我們。”(感恩祭是教會生活及使命的泉源與頂峰35,教宗本篤十六世宗座勸諭)

相信天主的慈愛即是相信基督的復活是我們自己復活的源由。身為基督奧體一份子的我們,也相信基督是先在我們可升天之前升天了,如此我們可以懷著與祂永遠同在的希望裡生活,直到祂光榮地再來審判生者與死者之時(美國天主教成人教理書(USCCA),第99頁)。

教理要點提示

“在說到逾越奧跡時,我們是將基督的死亡和復活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事件。稱之為奧跡是因為這是未見天主所作可見之事的標記。稱之為逾越是因為基督逾越死亡獲得新生。這意義是指我們的生命從此不致在罪裡喪亡,不受罪的桎梏,而我們生命於此得以逾越成為神聖,這神聖生命在地上開始,並將在天上得以成全。征服死亡的意思不僅是指我們的肉體雖死但靈魂永存,更指的是在最後審判時我們形體的再生,逝者的復活”。 _____美國天主教成人教理書(USCCA),第93頁

“每年禮儀的高峰期是聖週最後三日的敬禮(Triduum Easter)──從聖週四(主建立聖體日、最後晚餐)晚上,聖週五主受難日,到復活主日之夜(復活前夕)。雖然時間上是順序的三日,但禮儀上是將基督的逾越奧跡結成一

經文研習

馬爾谷福音8:27-38 聆聽馬爾谷福音中耶穌對門徒所說人子必須受苦的教訓

耶穌和他的門徒起身,往斐理伯的凱撒勒雅附近的村莊去;在路上問自己的門徒說:「人們說我是誰﹖」他們回答說:「是洗者若翰;也有些人說是厄里亞;還有些人說是先知中的一位。」 耶穌又問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伯多祿回答說:「你是默西亞。」耶穌就嚴禁他們,不要向任何人談及他。

耶穌便開始教訓他們:人子必須受許多苦,被長老、司祭長和經師棄絕,且要被殺害;但三天以後必要復活。耶穌明明說了這話。伯多祿便拉他到一邊,開始諫責他。耶穌卻轉過身來,注視著自己的門徒,責斥伯多祿說:「撒殫,退到我後面去! 因為你所體會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 」他遂召集群眾和門徒來,對他們說:「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因為誰若願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但誰若為我和福音的緣故,喪失自己的性命,必要救得性命。

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而賠上自己的靈魂,為他有什麼益處﹖人還能拿什麼作為自己靈魂的代價﹖ 誰若在這淫亂和罪惡的世代中,以我和我的話為恥,將來人子在他父的光榮中,同諸聖天使降來時,也要以他為恥。」

問題分享

 反省聖經經文中觸動您心的字語,文句,或圖像,或是您生活體驗。守住片刻靜默將您的想法做省思,或分享給組員們聽。
 在閱讀中我們聽到耶穌將要受苦,死亡,又復活。在哪些方面您的新生經驗是在經歷損失,困難,病苦,和/或死亡等而來的?

助讀資料:逾越奧跡的生活

作為天主教徒,我們在生活裡活出逾越(巴斯卦)奧跡付予生命的意義,要死於罪過,活在新生的恩典裡。每當舉行感恩祭時就是紀念此事,在聖週期間更將逾越奧跡相關的事件重溫,將之再度臨現。它以四旬期最後的一個主日苦難主日(又稱聖枝主日)作開始,它回顧耶穌光榮地進入耶路撒冷城。在聖週四,最後晚餐,聖事的建立和洗腳禮的紀念。聖週五受難日提醒我們耶穌的苦難和聖死。在聖週六,教會在靜默中儆醒等待和祈禱。喜樂的復活節慶典開始於復活前夕守夜,和持續八日的復活節慶期。復活節期是自復活日起直到50日後之聖神降臨節後才得結束。

“讓我們起身,跨出我們舒適空間與基督的救贖工作結合。我們在基督的救贖工作上同心協力,在締造和平時,在分享天主在我們的生命中的福音時,在帶天主的醫治,天主的寬恕,天主無條件的慈愛的給兄弟姐妹時。讓我們一起掰餅。讓我們重現聖潔和救贖的奧跡。讓我們以行動來紀念祂,在信德體認祂真實的臨現在我們的祭台上。”(Thea Bowman,FSPA,Mississippi Today(1990年4月),引自 美國天主教成人教理書(USCCA),第99頁)

助讀資料:禮儀慶典

“我們經由教會之禮儀慶典參與基督的逾越奧跡,這就是祂出生歷死進入永恆的光榮,正如天主使古代以色列子民能夠經由出谷紀中所敘述的從奴役轉為自由之事(出11-13)。教會禮儀也給予關於耶穌基督的教導,和奧跡慶典的意義。” _____美國天主教

信仰分享

 回記過往的一些小的喪失與失落,從失去之處您的生命是如何重新奮起的經驗?
 您的近人中目前或許有人有負擔,受著苦?您可以做些什麼,將希望,愛和生命帶給他們?

活在福音裏

 耶穌看重信仰和行動之間的呼應。本著這一精神,從分享裡找出一個具體的行動。首要考慮這將會是個人或是小組的。若選擇作為個人行為時,要說出是做什麼,並在組內分享它。若選擇作為組的行動時,要定出組員在不同方面的分工及責任。 若要每次集會都能受益便須要您在行動作為上有相對的回應。以下諸建議,想法,可用來參考發展出自己的作習:
 做十字架苦路祈禱默想。對耶穌生命最後時刻裡每個特殊事件的苦難,將當時的景況做回顧和祈禱。
 逾越奧跡宣告為了愛情人所能承受的超過人所遭受的橫逆及苦難。請接觸身邊正遭逢苦痛的人,幫助人承擔他或她的十字架。在苦路的中,反思預防將痛苦加諸於人。
 探訪住院或安養之家的人。
 與您的小組或他人一同慶賀獲得重生,新生的人。分享“體驗新生命”的意涵。

(以上材料取自長安所譯:《相信:信仰的宣認》)

延伸閱讀、反省與分享

耶穌在十字架上受難而死、死了以後第三天復活。對耶穌的門徒和早期的基督徒,這是改變他們生命的大事。如同聖保祿說的:「假如基督沒有復活,那麼,我們的宣講便是空的,你們的信仰也是空的。」(格林多人前書15:14)

「耶穌是救主」以及「人在得救後即成爲上主的子女」,這是初期教會所確信的。但是初期教會對「救贖」本身的意義並不是一下子就那麼清楚,甚至到今天,西方教會(羅馬禮的天主教會)和東方教會(東方正教以及東方禮的天主教)都有不同的理解。

大部分的人以爲救贖是上主把我們從「死亡」中解救出來,得到永生。跟這個相關的一個解釋,西方教會以爲救贖是上主把我們從「罪惡」中解救出來,因爲在猶太人的觀念中,死亡和罪惡往往是二合一的觀念,這就是後來在第五世紀時,聖奧斯丁發展出來的原罪論,認為人類都因為亞當厄娃違逆了天主而有了原罪,耶穌的救贖正是把我們從原罪中解救出來。今天的天主教會已經不再強調這樣的說法。東方教會則認為因著耶穌的「救贖」,幫助我們人類成全,因而得以分享耶穌的天主性(deification),這樣的說法,和中華文化裡的一些傳統還很相似。

巴伯 天主羔羊(合唱)

Print Friendly and PD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