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信仰的宣認》第二講:天主的啟示:聖經與聖傳
天主的啟示
沒有人了解埃米爾。他是一個安靜的孩子,總是凝視遠方。他很少說話,他說起話時也是喃喃細語不易理解。他步態笨拙,同學多是躲著他,最糟糕的情況是同學會嘲弄他。有一天早課時,一名同學,莎拉,將家庭作業所寫的一首詩朗讀給同學聽。她瞥見埃米爾坐在課桌旁對她注目聆聽。第二天她看到放在她課桌上的紙條寫道:「天主好笑的天藍眼睛對妳擠擠眼,對我擠擠眼。」
莎拉知道這不整齊的手寫是出自埃米爾的。想到他應是正在看著她,她於是露出微笑, 兩人間特別的友誼也由此產生。之後,她課桌上時常就有這樣的紙條,在她長大後,莎拉意識到埃米爾是怎樣地以此方式將他自己表露給她。
在第一講時,我們那探討銘刻在人心中的渴求是如何地引人們皈向天主,祂正等著我們走向祂,等著要讓我們的渴求得到豐厚的實現。這渴求銘刻在人心頭和存活在每個人內。更重要的是,我們知道天主不只是坐等我們前去,天主更是前來與我們相遇。
美國天主教成人教理將啟示定義為永在天主的自我顯示。在作為上,天主對人說話,並與人立約(第13-14頁)。啟示是出於天主親自的作為,表明要與我們有親密關係是出於祂的選擇,祂的願望。當我們將我們真實的自我透露,表白給別人時不就也是這樣嗎? 有這狀況時我們會說,「你我之間很是特別。我要你全然又深切地認識我,我要你來分享我的生命。” 美國天主教成人教理書中也教導說, “天主以分享的行為來與我們建立友誼,揭示祂自己也就像是人們願將他,她的心意表白給朋友。愛情會令人做這樣的事”(USCCA, 第13頁)。
用信徳的眼光來閱讀聖經和檢視猶太民族的信仰歷史,我們就會看到天主的救恩計劃透露給祂歷代以來揀選的子民。我們與以往希伯來人所見的一樣將能領會到天主的願望是要子民都能認識到祂是慈愛的,祂拯救我們脫免那對我們每個人和全體能造成傷害的罪過。猶太民族的信仰是建立在天主護祐的經驗上:與亞巴郎所立的盟約、對梅瑟的啟示、帶領以民離開埃及、先知們默感的言語。基督徒的信仰就是以這起點開始的,天主許多次以愛進入到世上來指導與拯救我們,祂的子民。
帶著永在永存的愛,天主以一個獨特的又明確的方式,藉由祂的愛子,耶穌基督,進到人間。誠然,宗徒賦有信徳的賜予。他們亦如我們一樣有著信仰的疑慮和問題,有巔峰和低潮。但藉由聖神的恩慈他們履行耶穌的吩咐去宣揚福音,見證耶穌的愛、正義、慈悲、和治癒的王國。本著聖潔的生活和確立使命的承行,宗徒以口講、筆述從事福傳(USCCA,第24-25頁)。他們揀選繼承人。
宗徒的「聖傳」
有個名叫莫,這人的故事,他是個優秀的職業吉他手。他既是溫柔又謙遜,他的事可能永遠不會成為頭條新聞,但仍然他是個完美的音樂家。有一天他遇到一個老人,他們談論音樂。老人透露說,他有把「多布羅Dobro」吉他(一種有裝金屬共鳴板型式的吉他),這吉他是相當罕見又價值不菲的。莫問這老先生,是否可買它。老人說:「不賣」,但跟著說:「我可以把它給你,其條件是你永遠不可賣掉它,以後,你可依序地把它交給懂它欣賞它的人來繼承它。」
這故事給人的反省恰如保祿致格林多教會的書信所說的: 「這是我從主所領受的,我也傳授給你們…」(格前11:23)。
藉由聖神的智慧與默感,宗徒們揀選主教來接替和繼承“他們從耶穌的言行舉止所接受的、及從聖神那裡所學到而傳授的事。”(CCC,83;USCCA,第25頁)。教宗和主教主管教會的教導職務,即是訓導權(Magisterium),以此引導天主子民善度信仰生活。但我們所有的人身為門徒是要在揭示天主真理的認識和運用上應各有參與及分擔。這既是榮幸,特權也是份值得敬畏的責任,這是一份恩典,是我們在信徳上對於啟示的召喚的必要回應。
宗徒們的口授,親自生活的福音傳遞是稱之為「聖傳」[註]。注意在這裡(宗徒傳遞的)「聖傳」傳統與(次要的Secondary)傳統是有區別的,「聖傳」傳統是指不可改變的原本(Primary)傳統,就如耶穌的二本性;真天主和真的人(此論述將在第六講:聖言降生成人,做更充分完整討論),次要的;從屬的傳統,是如敬禮,敬拜,或教會法定節日,它們是可以應時間或文化之需要而更改的。 ([譯者註]:本書宗徒傳遞的傳統以「聖傳」表示,與次要的傳統作區別。)
我們認識到, “教會是經由宗徒「聖傳」傳統和聖經而體認天主的啟示,並將它從一代傳遞到另一代”(USCCA,第23頁)。
聖經
在緊張漫長一天工作後,你回到家裏。也許妻子正失業待聘,孩子們的需取正消耗著你,賬單待付未付,冰箱今天也宣告停工。覺得好像你是要垮了,你開始對自己產生懷疑,你的能力,智慧,甚至信仰。在絕望中,拿起你的聖經,回坐沙發上。隨手翻開的一頁,看到的是保祿的話: 「我時時為你們,對天主在基督耶穌內所賜與你們的恩寵,而感謝我的天主,因為藉著他,你們在一切事上,在一切言論和知識上,都成了富有的;…,以致你們已不缺少任何恩寵,只待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出現;天主必要堅固你們到底,…。」(格前1:4-8)。
或者,現在你也許是在前去主日彌撒的路上但心情沉重。你有件事很難做下決定,為此已經苦惱了數日,不知道到哪裡可尋求幫助。對講道,心不在焉,兩眼呆滯無神,直到聽到的執事說, “你的言語是我步履前的靈燈,是我路途上的光明。上主,我已經受苦很重,照你的諾言,保我生命。”(詠119:105,107)
聖經話語彷彿是針對你一人所說的話。這種經驗許多人都有過。聖經話語在說給我們眾人聽時,對我們各個人彷彿又具有各別的意義,這在歷代以來都是如此,因為聖經是天主的默示話語。 這些經驗並非看到問候卡時牽引的感觸,而是聽到天主對我們的說話,提醒我們藉由耶穌我們已成為天主生命之部份。當我們面對生活中任何挑戰時,這話語成為我們的力量。
聖經是天主的話語,聖言。這是聖經的人間作者領悟天主默感時寫出的。默感是來自天主的神聖援助,使作者能夠寫下天主要他們寫下的一切,天主揀選了人,善用他們的才幹和能力來替祂從事此工作。換句話說,天主沒有要他們聽寫出天主所口述的聖言,而是藉著他們,並在他們內工作以確保作者是在教導使人得救的必要真理(USCCA,第26-27頁)。
學習聖經時,對經文的許多方面是要留意探討的,要能知道甚麼是天主藉著作者所要表達的話。諸如,寫作當時的「文學類型」,寫作當時的歷史背景,特別是作者是針對什麼社會團體而寫的,若要對經文有充分理解就要將所有這些組成的元素都併在一起來認識(USCCA第27-28頁)。
聖經的意義意義可分為兩種 :即字面的意義和屬靈的意義,後者又分為寓意、倫理及末世的意義(CCC 115)。 “教會的聖經學者的工作是根據這原則來為天主子民對聖經發展更好的理解”(USCCA,第28頁)。雖然我們大多數人不比聖經學者那般能做深入研究,我們應當要以規律的和虔誠的心讀聖經使成為我們的力量和靈性的食糧。福音,在所有的聖書中居有特別尊崇的地位,因為福音論述的耶穌基督,是關於祂和祂的消息,祂是整部聖經的中心(USCCA,第26頁;CCC,125)。
我們是時常會接觸聖經的,或讀或聽,在參加禮儀時或在個人時間裡,又像聖奧斯定那樣時常是在祈禱時。他的詩句就帶著默感: “看,你的聲音是我的歡樂。你賜給我所喜愛的;...”(引述USCCA第33頁,聖奧斯定,懺悔錄,第11卷,第2章, 2-4節)。
「聖傳」和聖經
天主教理提醒我們,教會以兩種方式清楚地表達一個啟示。教理書明述此一啟示的共同泉源(CCC,80)是出自兩種不同的傳遞方式:(宗徒傳交的)「聖傳」與聖經(CCC,81-82)。他們是在由聖神引領的動態過程裏複雜又精細地交織表達出來的。
天主教會堅決駁斥唯獨聖經才是天主啟示的這種常見的誤解。其實,聖神,即基督所承諾的真理之神,在新約尚未寫成前的幾十年就在指導信徒們的身體,教會。如此,福音和其他新約書卷的寫成即是信徒團體在聖神強力引導下所體現活生生的信德見証。(參見:天主教教理書CCC, 83,新約本身即是一個活生生「聖傳」傳授過程的証實)
身為天主教徒,我們相信: “所有信徒都須了解和傳遞啟示的真理。”正是因為藉著洗禮我們接受了聖神,而聖神教導我們一切並把我們“引入一切真理”(CCC, 91)。然而,任何個人做的聖經解釋都要與教會的集體智慧是否一致來衡量。這是「聖傳」深層意義的一部分。我們所受的召叫是去傳遞我們所領受的。用來判斷天主聖言(無論是「聖傳」或是聖經)解釋是否正確的最後權柄的依據應當是在教會,教會是以耶穌基督的名義行使這權力。天主教的教誨權即是教會內的訓導當局(參見CCC,85-87)。
經由「聖傳」與聖經的精密編織而來的教導和指引將啟示顯現給我們,我們為此感謝天主。
教理要點提示
“宗徒領受聖神的恩賜,依耶穌吩咐行事。他們做口傳,筆述,活出聖德生命的英勇行徑,確立後繼者要能承續此一使命。初期的福音傳播是以講道和見證展開的。宗徒們宣講耶穌,祂的國度,救贖之恩。他們呼籲信德的服從(聽取和服從天主的話語),領受洗禮,信徒團體的陶成,參與聖體聖事,和對貧者的慷慨。” _____美國天主教成人教理書(USCCA),第24-25頁
“回應天主要我們成為聖潔的呼召,我們對聖經要做習慣性的,虔誠的學習。「天主的話具有這麼大的效力和德能,以致成了教會的支柱和力量,鞏固教會子女們的信仰,成為他們靈魂的食糧及靈修生活永久和清澈的泉源」。”(CCC,131, 引自天主的啟示教義憲章‧天主的話,Dei Verbum,no. 21。) _____美國天主教成人教理(USCCA),第28頁
經文研習
得撒洛尼後書2:13-17 (揀選得到拯救)
"為此,我們不斷地感謝天主,因為你們由我們接受了所聽的天主的言語,並沒有拿它當人的言語,而實在當天主的言語領受了,這言語在你們信者身上發生了效力。弟兄們,你們的確像那些在耶穌基督內,在猶太的各天主教會一樣了,因為你們由自己的同鄉遭受了苦害,正像他們由猶太人所遭受的一樣;那些猶太人不但殺害了主耶穌和先知們,而且也驅逐了我們;他們不但使天主不悅,而且與全人類為敵,阻止我們給外邦人講道,叫人得救,以致他們的罪惡時常滿盈,天主的憤怒終必來到他們身上。弟兄們!我們被迫暫時離開你們,僅是面目離開,而不是心離開,我們熱切願望及早見到你們的面。"
問題討論
反省聖經經文中觸動您心的字語,文句,或圖像,或是您生活體驗。守住片刻靜默將您的想法做省思,或分享。
您是怎麼知道天主愛您的?您是怎麼體驗到的?
信仰分享
讀經時是否常懷虔誠的心閱讀並做省思的?閱讀與省思中何種為您有益處?
聖經和「聖傳」對信仰有怎麼樣的鼓勵?
如何解釋神聖的「聖傳」傳統與聖經之間的關係?
如何從聖經裡更加充分地認知天主的信息?
活在福音裏
耶穌看重信仰和行動之間的呼應。本著這一精神,從分享裡找出一個具體的行動。首要考慮這將會是個人或是小組的,要說出是做什麼,並在組內分享它。若選擇作為組的行動時,要定出組員在不同方面的分工及責任。
(以上材料取自長安所譯:《相信:信仰的宣認》)
延伸閱讀、反省與分享
啟示是「永在天主的自我顯示」。啟示的天主固然是無限,但是接受啟示的人卻是相當有限,不只受時空的限制,還受到有限(狹隘)人心的限制。所以人類對啟示的瞭解是逐漸、不斷演進的。以人對天主的認識而言,古代的猶太人,如同同時代其他中東的民族,曾經以為他們的雅威只是一個地方神,所以在梅瑟領他們出了埃及之後,有的人就懷疑曾經在埃及大顯神威、解救他們的雅威神,在他們離開埃及之後,還會不會跟他們在一起,所以不斷地試探祂。之後猶太人又以為雅威只是猶太人的神,不是全人類的神。到了新約時代,耶穌死後,最早期的耶路撒冷教會裡的許多人以為要信天主就要信猶太教、遵守猶太教的一切規矩。之後的基督徒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以為天主只是基督徒的神,在教會之外沒有救恩。這個態度一直到梵二才有所改變。梵二《天主的啓示教義憲章》第八節這麼地說明我們對天主啟示的理解:
"宗徒們傳授其接受的,勸勉信友們持守或藉言談或藉書信所學來的傳授,並要為曾經傳給自己的信德而奮鬥。......對傳授的事蹟和言語之領悟都有進展,這來自宗徒們的傳授,於聖神的幫助下,在教會內繼續的發展著。......原來教會隨時代的運轉,不停地朝著天主的圓滿真理挺進,直到天主的言語在教會內完成為止。
教會傳統也是不斷在演進、發展之中。我們所有的教友在揭示天主真理的認識和運用上應該積極地參與及分擔。《啓示憲章》第八節這麼地說教會傳統發展的來源有二,一個是信友們,一個是主教們:
"此一進展來自於信友們的瞻想及研讀,因他們對所經歷的精神事物有了深切的了解,而把這些傳統珍貴底儲存在自己的心中;......同時也來自於主教們的宣講,他們在繼承主教職位時,領受了正確闡述真理的特恩。
這一講提到「聖傳」傳統(Tradition)與次要傳統(tradition)有所區別,在梵二的教導裡稱之為“Hierarchy of Truths”,意即教會傳統因著它們與教會核心信仰的關係而有距離遠近之分。梵二大公會議的「普世法令」(the Decree on Ecumenism)如此說:
"在合一運動的對談當中,天主教的神學家們......應該記得天主教的教義中存在有重要等級(Hierarchy of Truths )的區分,因為它們與基督信仰核心的關係有近有遠。
聖母院大學的神學教授Richard P. McBrien神父解釋說,教會的教義並非每一項都是同等的重要。有些是我們信仰不可或缺的核心,有些不算核心,只有次要的重要性,還有其他的一些只算是教義的邊緣罷了。
貝多芬 F大調小提琴與管弦樂浪漫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