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閱讀章節:

1.〈第壹部分 基督宗教倫理神學新模式〉
2.〈第一章 初步的共識〉
3.〈第二章 在德行的鏡頭下讀聖經〉

在這個單元中,我們閱讀第一與第二兩章。在第一章中,陳神父對於在〈自序〉中已經簡約介紹過的,聖經學者與倫理學者之間的初步共識,做了更詳細的解釋。第二章則是注重在德行論的討論上。如果你不是對倫理神學特別有興趣,那麼讀第一章時,可以專注在「成文的腳本」這個觀念的反省上,看看它對我們的讀經與靈修生活有什麼啟發。第二章則是本書的重點之一,雖然對我們稍嫌理論性,但是用心去讀還是會有受益,尤其是最後一段討論聖經與德行的相關性的部分。

摘要:

〈第壹部分 基督宗教倫理神學新模式〉

1. 在整合兩個學術領域上,聖經倫理神學的學者們有了一個雙重面向的共識。第一,在以聖經為基礎的倫理神學界中,出現了一個共同的看法,就是字面意義的解經與內涵意義的引申詮釋是不可分的。第二,越來越多的聖經學者和倫理神學學者搭檔合作,來從事聖經倫理神學的工作(第壹部分:2)。

〈第一章 初步的共識〉

1. 從事聖經的倫理反省時有一個基本的看法,那就是字面意義的解經及其內涵意義的引申詮釋是不可分的。要描述和瞭解這二者不可分的道理,把聖經看成是「成文的腳本」(“scripted script”)的這個洞見特別有助益(第一章:3~4)。

2. 從「成文的」角度來看,信仰團體中的解經者「以他們的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專長,配合歷史、文學、和社會等諸種評判調查工具來研究聖經作品(文本),他們如此嚴謹的態度不僅是對聖經作品(文本)負責,而且也是對他們所屬的信仰團體負責」(第一章:4)。

3. 從「腳本」的角度來看,「在教會的信仰習俗(practices)和辭令(rhetoric)中、神學研究裡、敬拜禮儀中、以及它的倫理和政策中,信友們一再把聖經作品(文本)表演實踐出來」,陳神父認為我們如果對聖經作者的遣詞用字的用心有更深的認識的話,就越能把聖經的精神活出來(第一章:4~6)。

4. 陳神父在第一章的第二部分〈攜手合作〉中,說明了兩個學術領域中的學者如何攜手合作(第一章:6~12)。

〈第二章 在德行的鏡頭下讀聖經〉

1. 德行論是倫理哲學中發展得最早的一支,古希臘教父時期,可惜,為了諸種原因,後來德行論逐漸被以原則或規範為基礎的倫理學,直到二十世紀的下半葉,德行論才又重新被提出來討論,對德行論的復興,最有貢獻的是哲學家麥金泰爾(第二章:14)。

2. 現代德行論有下列幾個特色:它是關注人類福祉的目的論;它強調道德品格、亦即看重「為人」勝於「行事」;它認為生活中的每一部分都與德行有關、並且鼓勵人不斷地修德行。(第二章:15)。

3. 德行論要我們自問幾個基本的問題:「我是哪種人?」「我應該成為哪種人?」「我如何能成為那種人?」(第二章:15)。

〈德行內涵〉部分: 本書以德行的四個內涵——操練、氣質(品格)、楷模,以及團體性和公眾的自我認同(communal identity),來討論德行論(第二章:15~26)。

1. 操練:如何能從「現在的我」發展成「理想的我」?培養習性的操練則是達到這個目標的最好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若不斷地努力操練,到後來就養成了習性,結果習慣成自然,這些習性,都可變成我們的「第二天性」(第二章:16~17)。

2. 氣質(品格):人性本善,因著培養,原本就存在於人身上潛能的德行得以實現。倫理氣質(moral character,亦即品德)決定我們生活中行為與選擇的取向,而行動與選擇又會影響隨後的行為與選擇。它是我們對自己的期許(理想的我),也是我們每一個人完整人格的開始成形。(第二章:17~19)

3. 楷模:基於德行是可教可學的設想,楷模人物在發展德行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他們為我們做了具體的引導,也鼓勵著我們不斷地往前行。英雄與聖人是類不同典型的楷模(第二章:19~22)。

4. 團體性:團體對德行的四個作用:1. 有助於德行的操練;2. 團體的特質決定了我們對德行的理解;3. 團體是培養德行的合適場所;4. 團體的自我認同是我們每個人自我認同的一部分。有些德行需要在團體內的社會關係上才能顯出它們的意義和目的。德行固然要在文化的環境中考慮,但是又超越不同文化的分界線(第二章:22~26)。

5. 對聖多瑪斯區分「超德」 與「樞德」的反省(第二章:26)。

〈讀聖經與德行的相關性〉部分,聖經不只顯示倫理上的德行、價值、以及願景,還鼓勵信友們去遵行(第二章:27~29)。

1.聖經與倫理氣質:聖經引導信友團體去培養一些反映在基督身上的特定德行——例如:寬恕與慈愛,是基督徒自我認同的塑造者(第二章:29~30)。

2.聖經與楷模:聖經裡的故事和人物,在討論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時,有他們的楷模價值(第二章:30~31)。

3.聖經與團體性:福音不只是描寫一群特殊的人們,而且是為了把耶穌的追隨者塑造成一個新的團體(第二章:31~33)。

討論題目(請任選2~3題):

1.你曾經把聖經看成是可以表演(實踐)出來的「腳本」嗎?在生活中,如何能夠具體地把福音精神活(表演)出來?

2.你的神修生活有什麼修德行的成分?請舉例說明。

3.你有沒有「習慣成自然」的經驗?可以分享嗎?

4.修德行的過程中,自身的努力與天主聖神的引導之間有什麼關係?請分享你的看法與經驗。

5.英雄與聖人們吸引我們的地方何在?請分享一兩位你最欽佩的楷模,以及你學習的經驗。

6.我們參加小會是為了「繼續基督對中華的使命」,這個基督的召喚以及小會會章,可曾把我們塑造成一個具有使命感的團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