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台灣,許多人都聽過甚或體驗過區紀復創建的鹽寮生活,以及他以簡樸、自然、靈修為中心的生活理念。有的人也讀過他寫的書,例如《愈少愈自由:鹽寮樂修二十年》和《新靈修團體體驗之旅作者》等,所以對生態神學代表的天主觀也不會太陌生。

提到基督徒的愛好大自然,許多人都會想到十二世紀的聖五傷方濟各。這位和飛禽走獸稱兄道弟的意大利富家子弟,寧可拋棄了家產,立志跟隨耶穌的福音,一生過著簡樸的生活。死後他被封為動物和環境的主保聖人。八百年來,他的精神一直還流傳在方濟會的小兄弟會士身上。

這種對天地萬物的關懷,在人類歷史中斷斷續續地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尤其是工業革命以後的歐洲,因為人為因素造成的環境損害日益增加,直接影響到眾人的日常生活,環境問題慢慢地引起社會一般人的注意。但是環保意識的提升,還是二十世紀中葉以後的事,先是環境污染的日益嚴重,加上稀有動物的絕種,以至於能源危機,以及地球暖化,人們對地球生態的普遍關懷蔚成風氣,終於演變成今天的環保運動。

基督徒對生態的關懷當然不亞於其他的社會人士,因為創世紀裡很清楚地表達了上主所造的萬物都是美好的,而且要人類好好地照顧管理它們。在天主教會裡,教友的參與環保運動是自動自發、超乎宗教派別的草根運動,既然沒有官方教會的支持,也沒有大規模組織的教友團體。這個情形一直到1986年才有所改變。這年的十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聖方濟各的出生地亞西西召開了第一屆的世界和平祈禱會,邀請世界各宗教的領袖們參與,為超宗派關懷人類的努力奠下了基礎。跟著在1989的世界和平祈禱會上,若望保祿二世發表了《與上主和好、與所有的受造物和好》的談話,表達了天主教會關懷生態的立場 。在這篇談話中,教宗說:

「面對著環境受到的廣泛破壞,各地的人們開始了解我們不能再如同從前一般地取用地球的資源. . . .這個生態危機是一個道德問題。」

有了梵蒂岡的訊號,世界各地的主教團開始呼籲教友們關心生態議題,例如美國主教團在1991年發表的《更新地球:按照天主教的社會訓導來反省環保並且展開行動的邀請函》牧函,台灣主教團也在2007年召開《教會關懷環境生態》論壇,並且在2008年元旦發表《關懷環境生態牧函》。

當今教宗本篤十六世繼續前教宗的傳統,在 2010年的世界和平日的談話《要建立和平,就先要保護萬物》中, 表示關懷生態是天主子民的基本義務。

在教會當局開始重視生態以前,許多生態意識濃厚的基督徒,就已經身體力行地在生活中實踐他們的信念,並且把生態的理念建立在信仰的基礎上。他們仍然沒有一個特定的團體,也不自成為一個宗派,但是他們有許多信仰的觀念都是相同的,在本文中我們姑且把他們叫做“生態基督徒”。

生態基督徒的信仰是建立在一個“天、地、人”完整的宇宙觀上。他們的天主觀特別強調聖神的創造力,聖三的差異和共融,以及基督對整個造化的救贖。

聖神這個字來自拉丁文的“spiritus”和希臘文的“pneuma (πνευμα)”,二者都有“氣息”的意思。在創世紀中我們讀到這樣的描述:

「在起初天主創造了天地。大地還是混沌空虛,深淵上還是一團黑暗,天主的神在水面上運行。」(創世紀1:1-2)

「上主天主用地上的灰土形成了人,在他鼻孔內吹了一口生氣,人就成了一個有靈的生物。」(創世紀2:7)

聖神是聖父創造宇宙的夥伴,祂不只是生命的起源,而且是萬物不斷演進過程中的動力。因為天主聖神充滿在宇宙萬物中,讓我們得以處處體驗到上主的臨在。

生態基督徒也常常反省天主三位一體的道理。他們相信地球生物的千變萬化,正是反映了天主三位一體之間的微妙差異。他們也相信世界萬物應該和平相處,以聖三的共融為表樣。

他們也相信耶穌基督的降生成人,不只是天主子取了人性,也代表了天主擁抱了祂所造的世界萬物。當耶穌承行聖父意旨的時候,耶穌不只以他的人性,也代表了所有的受造物給上主一個正面完美的答覆。耶穌的復活與救贖,不只是讓全人類能夠參與天主的生命,而且要把天主所創造的整個宇宙帶到一個全新的境遇。換句話說,人類的命運跟整個其他受造物息息相關,不可分割。

上主先按自己的肖像創造了人類,而且給了人類照管地球、服務萬物的重大責任。這個觀念和從前認為世界萬物都是為人類而造,都是供給人類享用的認知,相去豈止萬里。

了解生態基督徒的天主觀讓我們對人類同胞,對整個大自然,對地球,對宇宙都有一個新的認識,多了一份新的尊敬。身為天主教徒的我們,參加環保運動、實踐環保生活的時候,我們對上主的恩典多了一份衷心的感謝,對自己的責任多了一份捍衛的決心。

討論題目: 
 
(一)你去過區紀復的鹽寮嗎?能夠分享你的感受嗎?
(二)除了注重生態和環保之外,生態基督徒的信仰為我們的靈修生活帶來什麼樣的啟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