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閱讀章節:

1.〈第二十一章 第五端真福〉

在這個單元中,我們探討真福八端中的第五端,它的意義,以及我們可以操練的德行。

摘要:

〈第二十一章 第五端真福〉

〈一、文本探討〉

1. 從瑪五7的第五端真福開始的四端真福,在《路加福音》中沒有平行的經句,是《瑪竇福音》的作者由他自己的資料所加進的,這四端中的頭三端源自於一個追求更大義德的傳統。第五端與箴十四21的「憐憫苦人,纔是有福」相對應。在舊約中,憐憫的實踐通常指的是對不幸與無助的人們所作的慈悲行為,特別是施捨救濟,這是猶太民眾很熟悉的一個教規(第二十一章:304~305)。

2. 瑪竇福音重視憐憫的情操。《瑪竇福音》的作者屢屢提及耶穌自己的身教、言教,同時提醒我們:心懷憐憫慈悲是天主基本的要求。(第二十一章:305~306)。

3. 瑪竇福音在說明仁愛、憐憫和慈悲是基本要求時,兩度引用歐六6:「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這裡的「仁愛」指的是「天主對祂的子民堅定不移的盟約之愛」。換言之,仁愛、憐憫和慈悲的行為是對天主忠誠的一種具體表現,也是天主對祂子民的要求(第二十一章:306~307)。

4.如同第二、第四、第七端真福一般,第五端真福的後半使用了「天主行動時的被動式語態」未來式動詞,表示這個許諾要看成是末世性的,一個人如果平常憐憫他人,在最後審判的時候,天主也會憐憫他(第二十一章:307)。

5. 瑪竇福音認為憐憫慈悲是一個基督徒重要的德行,憐憫人的天主要求祂的門徒們對所有的人都能慈悲仁愛;這是個道德態度,同時也要求實際的踐行,而且實際地表現在原諒他人上。憐憫、慈悲、原諒的實踐必須建立在與天主盟約的關係上,而且是對天主不離不棄愛情的一個忠誠回應(第二十一章:307~308)。

〈二、憐憫的德行〉

6. 看到我們周遭的世界,我們難免要問:「為何有這麼多不必要的苦難?」的確。我們的歷史當中有太多的苦難和邪惡,過量得實在太殘忍了。單樞機堅持,只有當我們「開始具體行動去解除人們痛苦」的時候,教會的仁愛與服務使命才得以實現。而培養憐憫慈悲的德行,就是仁愛與服務使命的開始(第二十一章:308~310)。

7. 有些古希臘哲學家曾經反對憐憫心,把它看成是愚昧無知引起的衝動反應,認為憐憫心與正義互相抵觸,因為憐憫意味著白白得來的幫助與救濟。其實,憐憫與義德並不相悖。天主的義德先於憐憫,是憐憫的先決條件,而且也在憐憫中充分表現。它提醒我們去正視公義也適用於那些不曾得到公義的人,提醒我們去發現與協助那些人得到他們應得的權利(第二十一章:311~312)。

8. 憐憫與基督宗教三超德中的愛德是不可分的(第二十一章:312)。

9. 耶穌把「愛你的近人」定義成憐憫的實踐。《瑪竇福音》裡的最後審判(瑪廿五31~46),說明了給饑餓的人飯吃,給口渴的人水喝,給陌生人溫心的接待,給無家可歸的人留宿,或是探訪病者和坐監的人,這些都是基督徒的憐憫事工。這六項憐憫事工(連同埋葬死者),被早期的教會看成是基督徒生活的基石。另外,精神方面的憐憫事工也一樣重要(第二十一章:312~313)。

10. 教會裡的和好聖事和感恩聖祭,讓我們首先體驗到天主的憐憫與原諒,也因此我們才能夠依樣地做(瑪六12)。憐憫要求我們不只要有慈悲心,而且要實際地幫助人們,解除他們的奴役與欠債。它也要求我們避免負面的憤怒(第二十一章:313~314)。

11.耶穌是天主對人類最大憐憫事跡的化身。特別是耶穌督促他的門徒們和法利賽人要憐憫所有的人,包括敵人在內。在現代世界中,耶穌會難民服務社的憐憫事工,以他們獨特的「陪伴」特質著稱(第二十一章:314~315)。

12. 當今的社會需要重新發覺兩個傳統的憐憫事工:一個是對移民好客款待的實踐,另一個是特赦以及死刑的廢止(第二十一章:315~316)。

討論題目(請任選2~3題):

1. 讀了本章之後,你對「如何表現憐憫慈悲」有什麼新的理解嗎?

2.你對「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這句話是怎麼理解?

3. 天主的公義和天主的憐憫中間有什麼關係?

4. 在今天的世界裡,很多人,包括許多基督徒在內,認為無助的人是自己努力不夠。對持這種看法的人,你怎麼說?

5. 在今天全球動蕩的時候,很多人為了逃離戰亂或是謀取生存而離家背井、流落異鄉。有的人認為他們應該被接受援助,但是也有人認為他們是非法移民,應該馬上被遣送回原住地。對此事,你能夠理解正面和反面兩方的說法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