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後語
鄭至麗
上一期的〈芥子〉網上與各位見面是今年一月,水仙花時節。
五月卻是紫丁香季節。
昨晚站在一位捧著一束紫丁香花的女詩人旁邊,正在說聞不到花香時,
一縷濃香飄了過來。
本期《芥子》的文章分成以下四欄:
專題討論
曾慶導神父在〈聖多瑪斯論基督降生成人救世奧蹟〉這篇文章裏,特別介紹並探討《神學大全》的「摘要」(The Compendium Theologiae)的第一部分,就是「信仰」的部分,聖多瑪斯綜合信仰和理性的探討方法,研討天主的本質,天主造人的目的及人為什麽需要救贖,亦即基督降生成人救世的奧蹟。
在〈有關原罪知識的來源〉溫保祿很詳盡的探討原罪。他特別提到《創世紀》聖經作者的心態:「《創世紀》的作者寫人類的墮落故事時,並非報導一個已知的事故,而是把他的觀察所得和關於邪惡與痛苦的起源所作的神學反省表達出來。創世紀的作者用簡單深沈、令人難忘的故事,表達他對罪惡和救恩的歷史神學。」
我邀請樂近英寫〈聖經詮釋叢書校對感言〉。一直到2009年,在臺灣的教友只能讀到1960年代美國出版的一套 Collegeville Bible Commentary 的聖經註釋,是當時王敬弘神父及其他教友翻譯的。
靈修分享
唐汝梅非常敬業,非常愛天主,非常愛她周遭的華人教友。她替他們翻譯貝慈神父(Fr. Thomas Betz)著 的《天主經和 使徒信經》。方濟格會士貝慈神父是賓州華埠本堂神父。他不僅每日主持英語彌撒和教友們婚喪喜慶大典,對教友更是有求必應。耿慶文的〈沈 默 的 見 證 --燈下語絲〉;王世彬的〈奇妙救恩〉;郭子文的〈法眼與慧根-從信息分辨說起〉;許建德的〈每天都是復活節〉,都是我們的暮鼓晨鐘!
信仰遨遊
我們可以讀到心曠神怡的信仰遨遊文章:吳述中的〈談談人生信仰〉,帶著我們到第四度空間門外周旋。王玉梅領著我們領略〈愛在貧民窟,散播希望的種子 〉。接著我們有三篇陳懷台的文章:〈聖安東尼 〉,〈礁溪聖母〉,〈 我叫陳幸福〉;還有瓴愆的〈約伯的吶喊〉;詹紹慧的〈靈魂盛裝赴宴 〉及〈我的靈魂依戀法蒂瑪〉;譚愛梅的〈 新北投聖高隆邦天主堂〉;郭道生的〈 聖母軍年度宣誓感言〉;耿慶文的〈世 界 欠 穆 斯 林 一 個 公 道〉;鄭傳海的〈佛與神〉。洋洋灑灑!
懷舊及創新
這期《芥子》特別開闢的一欄是「 懷舊及創新」。
我們生活在北美的每位小會會員有如撒羅滿王的寶藏一般豐富的回憶。
聖依納爵對於「記憶」有特別的領悟。他在《神操》「奉獻詠」中說:
主啊,求禰收納我所有的自由,
我的記憶,我的理解,
及我全部的意志。
他所說的記憶並非僅僅是要回憶過去生活中發生過的事件,聖依納爵是要我們重新以默想再進入 過往的真實裏,讓天主進入我們的回憶中治癒我們。
我們都喜歡憶舊。讀 郭子文的 〈鞋和腳的關係 〉,悟出解放神學與教育原住民那瓦侯保護區的微妙關聯,弗萊雷的教育理論激進中又是满懷慈悲。古偉業的〈又見傅鐘〉, 周文漣的〈那個愛玩花的女孩〉,劉河北的〈時間與永恆〉,寫的是過去的我及今日 的我,似曾相識,卻又已經是兩個處於不同境界的人。郭瑞蘭的〈信仰、職場、生活與靈修〉,楊思莊的〈對「傳播福音的使命」有感而發〉,在憶舊中,摸索著重新創造自己的現狀。讀了何笙笙的〈骨肉湯〉,其實生活裏的精華和生命裏的本質,就像熬煮高湯,都是得費心費時間獲取的。
在本期《芥子》中,主席周文漣的〈家書〉提到「神修小會溯源」在費城按時聚會,很受與會者的珍視。孫長安在〈鳥之歌〉這篇文章裏,熱心推廣《為何天主教Why Catholic?》分享小組的聚會。
想來大家都會熱心響應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