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相遇的福份 (上)
郭子文
--記西班牙之旅--
前言:高中同學決定今年十月份在西班牙來一次同學會,為期三週。就是為了西班牙,我才下了 狠心,千里迢迢去參加。萬萬沒想到,它居然變成一趟圓滿的朝聖之旅。
第一段旅程:耶穌會的發祥地
北西班牙路線第一站,Zaragoza,正碰上是畢拉聖母 ( Our Lady of Pilar) 瞻禮前夕,大堂裏裏 外外,人山人海。算是見識了西班牙宗教大節的氣勢。畢拉聖母瞻禮是十月十二日,西班牙國定假日。據說,雅各伯在聖教初期,傳教始終不利,回到Zaragoza,心灰意冷。祈禱間,聖母在一根柱子上顯現給他,給了他無限的鼓舞及祝福。因此,有了Pilar 聖母這個稱號。
Zaragoza: 適逢Basilica of Our Lady of Pilar十月十二日
節日慶典前夕,教堂圣殿裏裏外外,人潮洶湧。
第二站,潘普洛纳(Pamplona),在比利牛斯山腳下,是民風強悍的巴斯克民族 (Basque) 居住地. 也是現在舉世聞名的「跑公牛 (The Running of the Bulls)狂歡節之所在。
導遊在此,特別指出,公元1521年,聖依納爵就是在這裡,因在對法國潘普洛纳之役裡,身受重傷而必需長期療養。在療養期間,依納爵才開始了他人生重大的轉變。聖方濟各沙勿略 (St. Francis Xavier, S J ) 亦出生在潘普洛纳附近的一個小村,Javier。給我講道付洗的耶穌會袁國柱神父(Fr. Marcelinus Andréu, S J), 西班牙人,從小就隨家人遷往Bilbao居住。幼年就是在 沙勿略家鄉 Javier 耶穌會的小學上學。
Pampolona附近: 進入比利牛斯山區,山勢
起伏,巨石聳立,氣勢雄偉。
第四站,Bilbao,畢爾包,北方工業大港,巴斯克最大城,袁神父的家鄉。導遊介紹 教宗圣殿Basilica of Begoña 是畢爾包最古最珍貴的天主堂。據說,第八世紀,在山上一棵橡樹洞裏,發現了這尊聖母像。巴斯克人從事捕魚等海業,便尊她爲海星聖母 (Our Lady of Begoña)。十六世紀時,還有海星聖母在畢爾包顯現的報導,因而修建了這座大堂。
初領洗時候,每聽到有人取聖名Pilar,Begoña,就會看到西班牙神父,修女臉上露出的無限愉悅。現在才瞭解,這兩個聖名對西班牙人,特別是巴斯克人的重大意義。今天終於面對這兩個名字的廬山真面目,以知識化解小時候存下的疑惑,真是高興。
畢爾包另一個著名景點是古根漢博物館 (Guggenheim Museum)。博物館旁,河的對面,就是著名的耶穌會大學,University of Deutso。1886年創校,是西班牙最早建校的私立大學。西班牙政府裡有不少領導人,出自本校。我們那一代人熟悉的耶穌會第二十八屆總會長(兩屆前)雅魯伯神父Fr. Pedro Arrupe, S J, 曾在此任教,雅魯伯神父本人也是巴斯克人。
Bilbao : 著名耶穌會大學,University of Deutso,
是西班牙最早建校的私立大學。
第二段旅程: 朝聖者之路 (El Camino de Santiago Compostela)
西班牙北線中段開始有許多朝聖之路的指標。指標是一隻扇貝,畫在路標上。「朝聖之路 並沒有一定的路徑,因為,路是人走出來的。但主要有兩種路線,山線和海線。顧名思義,一種是沿海岸線走,一種是走內陸。海線較短,但人煙稀少,投宿不易;山線較長,但因村店較多,相對方便些。朝聖者,來自各方。有從法國翻越比利牛斯山來的,有從西班牙南部斜穿利比里亞半島的,又從葡萄牙沿半島西岸北上的。徒步的,騎單車的等等,老的,少的,殘障的都有。我們算是坐巴士的朝聖者唄!
朝聖的終點是Santiago de Compostela,在西班牙西北角地區。聖地牙哥相傳是雅各伯埋葬的地方。雅各伯在耶路撒冷殉教後,他的門徒暗中將他的遺體輾轉運到這裏,但後來因戰亂,就藏在附近山裡,被人遺忘了幾百年。直到第九世紀,一個隱修士,跟隨隕星的指引,竟然重新找到藏雅各伯遺骸的地方,所以名為Compostela, 即Camp of Stars。
朝聖途中,經過大山裡一個叫Covadonga的聖地,很有意思。公元722年,那時西班牙大部份已經被北非來的摩爾人佔領,基督徒這一支只能躲在Covadonga這北面山區一小塊隱避之處了。眼見摩爾人逼近,這最後的據點就要失守。於是,帶頭的首領Pelayo跪在山洞裡祈禱,聖母顯現給他,預言此戰必勝,切莫害怕。在聖母的助佑和鼓勵下,Pelayo一夥,背水一戰,竟然打敗了強大的摩爾人。自此,西班牙人才慢慢從摩爾人手中收回失土,歷時兩百年。因此,西班牙人視Covadongo為聖地,山洞裡供奉的就是Virgen of Covadonga 。教宗John Paul Ii曾經來過這裏。
Our Lady of Covadonga Cave.
下一站是 Oviedo,一個北方古都。這裏有個歷史悠久的主教座堂,Cathedral of San Salvador,保存了很多珍貴的宗教文物。最重要的是Shroud of Oviedo, 相傳是耶穌受難死後遮臉的殮布,和都靈的裹身殮布(Shroud of Turin), 同等重要。還有一隻寶箱,戰亂時,珍貴聖物都藏在裡面,以便攜帶。以上這些都在大堂裡一間小室裡展出。大堂祭台左側邊上,還供著一隻缸,據說是耶穌在迦納婚宴裡,把水變成酒,所用的六隻缸中的一隻。
Shroud of Oviedo : 相傳是耶穌受難死後遮臉的殮布。
下面的箱子,是戰亂時,用來藏這些珍貴宗教聖物的。
大堂外,豎立著King Alfonso II 的雕像。公元七百年末,King Alfonso II正式以官方身份認證 El Camino de Santiago 朝聖之路。並在主教大堂前方地上,嵌版為記,意謂這裏就是朝聖起點。據說,King Alfonso II自己也曾參與徒步朝聖。
終點站是 Santiago de Compostela Cathedral,它是十二世紀重建的,非常宏偉莊嚴。雅各伯的遺骸仍舊存在教堂的地窖裡,供人參拜。由於當地氣候潮濕,建築物腐蝕情況相當嚴重。教堂經年不斷的需要整修,朝聖者還是絡繹不絕的前來。
King Alfonso II 立的朝聖路標板。
往右走海線(Camino de la Costa);
往左走原始山線 (Camino Primitivo)。
我們有幸參加了一台為朝聖者的彌撒,堂外大雨傾盆,堂內水泄不通。正好碰上「擲香爐 禮儀,即難得一見的 「El Botafumeiro。巨大的香爐在大教堂的高空裡,來回盪了數十次,非常震撼。
Botafumeiro:「擲香爐」的禮儀。巨大香爐,
凌空蕩漾。(網上下載)
朝聖終點,聖地牙哥大教堂。雅各伯 (St. James) 的遺骸埋在教堂的地穴裡。教堂非常古舊,经年年不斷的修。朝聖者,同樣絡繹不絕的來。
我们還碰到一組從日本來的徒步朝聖團,十幾個人,從二十幾到六十幾歲。他們從 Lugo 附近的 Sarria出發,步行一百多里,花了五天時間,才到達這裏參加彌撒。第二天,就要回國。這種奮鬥精神,讓人肅然起敬。
彌撒裡碰到日本朝聖團的兩位年輕女孩,徒步
朝聖五天來望彌撒。
第三段旅程:亞味拉 (Avila)-聖女大德蘭
亞味拉(Ávila)因大德蘭而出名。這一帶,地勢很高,冬天常會下雪。到處看到很多的大石頭。因此,西班牙人說這裏是 「Cantos y Santos,即又出石頭,又出聖人。大德蘭是西班牙人的驕傲,而亞味拉從遠處看去,也是居高臨下,氣宇非凡。
從四柱亭(Los Cuatro Postes de Ávila)遠望Ávila全城,居高臨下,氣宇非凡。
大德蘭初學入會的「天主降生為人「隱修院 (Monastery of the Incarnation), 在亞味拉城牆外不遠處,目前仍在使用中。修院中有一部份劃為博物館,展覽大德蘭的一些東西,供人參觀。
Monastery of the Incarnation: 聖女大德蘭初修道時入的加爾默羅隱修院,
位於Ávila城牆外。
圣女大德蘭堂(Church of Santa Teresa),這座堂建在大德蘭祖傳的家園上。裡面還保留了她出生的房間,及小花園。教堂外右邊,有個小博物館,存放了大德蘭的手稿,手指舍利 (relic),涼鞋等遺物。另外,也有一件聖十字若望的骨頭舍利。
Church of Santa Teresa: 這是後來在大德蘭
家園上建的教堂。
聖女大德蘭的手稿
導遊介紹說,五百年前,在大德蘭那個時代,女孩十四,五歲,父親就會幫她物色一個婆家,一到年齡就嫁過去。那時女子因為生育和過度操勞,一般活不過三十幾。那個時代,女人的日子,很不好過。(導遊補充說,就像現在,五百年後,輪到男人日子不好過一樣。)大德蘭那時,有個性,家裡又 有辦法的女孩,都願意做修女,避免走上嫁人的悲慘命運。做修女,可以讀書,學音樂藝術,追求一些 文化素養。在修院裡,還有人伺候,生活好得多。所以,當初大德蘭進會時,也是有些為著這個理由來 的。但是,她在修院待久了,就悟出個道理,那就是,這樣的日子,並非真正修道。要追隨耶穌,人一定得刻苦修行。有了這樣的想法,大德蘭就開始革新加爾默羅修會。要知道,革新不是個容易被接受的事,尤其,如果一個女人來倡導革新,那更是難上加難。大德蘭是個意志堅定的人,百屈不撓,所以成為教會的先驅和大聖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