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你不知道的修道人



張帆人戴台馨

 

有─群修道人在臺灣已五十年,他們是燃燒自己的「正港台灣人」,那就是:天主教耶穌會的會士。

從小我們都耳熟湯若望、南懷仁的名字,知曉利瑪竇神父早在一五八三年就來華傳教,介紹了天文、地理、數學等科學,從明末到清朝三四百年,利瑪竇、南懷仁、郎世寧等這些學有專精、熱愛中國的飽學之士,全是耶穌會士,其帶來的科技文明,對近代中國文化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

在利瑪竇去世時,肇慶、南昌、南京與北京等地均已設立教會或教堂。但一九四九年大陸易色,天主教無法見容於共產黨,白皮膚、黄皮膚的耶穌會神父紛紛流亡他方,許多會士隨著政府,陸陸續續抵達台灣,又開始一段艱辛開疆拓土的旅程。

六、七○年代,正是台灣戰後嬰兒潮的成長期,他們在各地廣設青年中心、圖書室、成長團,大批青少年接受感召。會士們秉持著「我為人人 ( for others )」的精神,選擇台灣確實需要,卻乏人問津的工作,無條件地奉獻了青春年華。如今,這些青年已是社會中堅,而會士們則垂垂老矣!

會士們不求名、不求利、不爭權。他們經過仔細分辨後,一旦決定投入某一理想,幾乎就是一輩子的承諾。這種典範,和台灣急功近利的風氣,趕流行、炒短線的作法,完全不同。會士們正是現世的「活菩薩」,即使他們信奉的是天主教,即使,有許多還是金髮碧眼的西方人,卻在台灣無悔奉獻至白頭。

時光飛逝,物換星移,將近一甲子的春去秋來,會士們老了、病了,有些甚至已離開人世了。一本本緬懷、追思、和感恩的文集相繼問世。辭世的會士們坦然地回歸天父,倒是我們這群還活著的,覺得惋惜、不捨,一再地深自懊悔,為什麼坐失大好時機,未能及早對他們多一分認識呢?

為彌補此一缺憾,由「耕莘文教基金會」、「我為人人協會」合辦的「耶穌會士在台福傳口述歷史計畫」就此展開。希望能藉由口述歷史將他們一生重要事蹟,忠實而完整地記錄下來。一則表達了個人的感恩和敬意,一則可與更多人分享這些動人而有趣的故事。

台灣社會由農業、工業到電子資訊業,親歷發展進程的我們,在會士陪伴著自我成長的同時,也見證了他們對台灣多元豐富的人文、社、經現象之貢獻。藉著這一系列的書籍,或可為關心台灣發展的各界人士,累積些許第一手資料。至於要訪談那些會士呢?我們試擬了三項原則,做為邀約對象的依據:
    可行性:需要會士同意,且有自願採訪的志工。
    緊迫性:考慮年齡與健康狀態等因素。
    重要性:以其影響之廣度和深度為準則。

為了避免未來的叢書全是年長老邁會士的訪談記錄,我們也刻意專訪了一兩位壯年的會士。為補強志工專業上的不足,我們敦請前師大文學院長王仲孚教授為顧問,並舉辦了工作坊,且定期召開工作會議。


工作坊的講師群提供了大方向和實務上的指導。工作會議中夥伴們的經驗分享,則是我們維持熱情的動力來源。工作坊內容和工作會議紀錄,都可在耕莘基金會網頁(www.tiencf.org.tw )的「口述歷史──資料分享區」超連結中取得。表面上,志工不求償報地付出了時間和精力做收集、撰寫的工作;而實質上,我們從會士那兒獲取的精神養分,即是最大的滋潤。

我們在邊做邊學中發現:要說服會士願意接受訪問,是最為困難的第一步。每位神父外表上,時常都是身穿聖袍、胸掛十字架、手持聖經,看起來很像;實際上個別差異卻極懸殊;他們的陶成雖大同小異,價值觀也相若,但各自的工作重點卻不盡相同,人生舞台也就互異,因而採訪起來分外有趣。

臺灣正處於轉型的關鍵期,社會、宗教都面臨嚴峻的考驗。然而,無論時代再怎麼變遷,追求愛、和平與無私,仍是我們的核心價值。耶穌會士是和風,吹拂著臺灣各地青年、老少饑渴的心靈,也撫慰著弱勢者的傷痛。從利瑪竇一直傳承至當代的會士,從明朝北京一直傳遞到今日臺灣。

年輕新進的耶穌會修士,除了來自本地,還有韓、菲、越、柬、波蘭、秘魯……等國的熱血青年。修會的目標──愛主愛人,絲毫未變;方法則由「我為人人(for others)」邁向「大家作夥 (with others)」。近年,可敬的耶穌會士不斷地邀請志同道合者成為夥伴,和他們一起服務,一塊兒與主同行!



上文為 耶穌會士在臺福傳口述歷史套書之總序
轉載於 2009年3月之《見證》月刊



Print Friendly and PD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csc 的頭像
    ccsc

    神修小會的共融園地

    cc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